“烫手山芋”成创效利器
临盘厂自主维修设备降本增效
2016年06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6月28日讯(记者 邵芳 通讯员 刘海霞 黄丹) 双螺杆混输泵是油气输送中的重要设备,由于这种泵工作腔体复杂导致维修难度很高。去年以来,临盘采油厂维修大队维修四队积极转变观念,通过技术攻关自行开展维修业务,节约维修成本294.1万元。
  低油价下油田企业都在纷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临盘采油厂也不例外。据了解,去年以来,临盘厂不断激发全员挖潜增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干部员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
  “全员挖潜增效落实到基层员工,就是要我们迎难而上,想以前不敢想的、做以前不敢做的、修以前不敢修的。”维修四队指导员昝海峰说,维修一台双螺杆混输泵的工作量是普通泵型的四倍,以前全部由外部专业队伍维修。当他们负责全厂双螺杆混输泵的维修任务后,全队员工变压力为动力,积极想办法来攻坚克难。
  昝海峰介绍,在承揽维修业务初期,维修四队就发动技术骨干查阅机械制图学习详细的构造和原理,并鼓励他们利用网络和数据不断了解大量的技术资料。在遇到复杂难懂的故障时,及时安排技师与厂家技术员联系,积极化解查找出来的故障。
  遇到油封、机封损坏的情况,他们就采取更换零部件的方法解决;针对主轴密封位损坏、腐蚀的难题,他们创新采用了一种表面修复技术,对主轴受损面进行表面修……一年来,维修四队经过不断努力也渐渐地摸索出双螺杆混输泵的“脾气”,并一点点积累着“治病良方”。
  “通过一遍一遍地调试关键部位和机械密封等技术节点,顺利攻克维修关键点后,员工们都倍受鼓舞,也感受到技术革新给我们带来的效益提升。”昝海峰说,目前,随着维修技术的日益成熟,这个曾一度被员工们视作“烫手山芋”的双螺杆混输泵修复业务已经成为这个队的创效“利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