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山
□田茂国
步入中年以后,一种逍遥与遁世的念头时常涌上心头,总想寻觅一处远离世事的清净之地,体验陶渊明老先生悠然见南山的境界。闲时,常游玩于山水之间,行走于荒村野岭,然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的当属道教圣地锦屏山。
远望锦屏山,山高叠翠,矗立群山之中挺拔秀丽;蜿蜒中突兀鹤立,秀美里透着幽深。远离城市喧嚣,深藏群山一隅,恰与我意念中的遁世之地相合。
踏进锦屏山,一股原始、幽静的气息笼罩过来。布谷声时远时近,蝉鸣此起彼伏;枯藤与古树缠绵缱绻,怪石伴溪流日日笙歌。沿着那条石级小路拾阶而上,山道弯弯,曲径迂回;茂密的树林分列两旁,蔽日遮天,滴翠幽邃。我蹀躞于林中小路,忽有人语传来,循声而往,在山腰处有躬耕老者锄禾,与之搭话闲聊,老者自足于当前生活,儿孙自有事务,自己闲来侍弄几亩闲田,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心中不免升起一番艳羡,我想他就是生活的智者吧!
辞别老者,继续盘山而上。穿过迎仙门,密密的树林里鸟语花香,知了的歌声高亢嘹亮,刚才与老者的一番话语,似有茅塞顿开之感,倍觉浑身都是力量,脚下如有神助,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山势渐渐陡峭,气温蒸蒸升腾,一身的汗水淋漓,气喘吁吁中清香的气息沁入心脾,令人心旷神怡。爬上一段陡坡,一座山亭映入眼帘,我兴奋地跑过去,坐在凉亭上,山风袭来,好不凉爽!
拐过“女娲神碑”,如同进入仙山密境,向上望去,在密林深处影影绰绰有青砖红瓦若隐若现,近了,仰望高崖之上,文昌阁巍然耸立。路更加陡峭,九曲十八弯。我想,把文昌阁建在高崖之上是别有用意吧?不历尽艰险,怎能到达巅峰;不经过努力,怎能体会状元及第的快感。这是古人的深刻用意吗?爬过那段立陡的阶梯,终于拜倒在文曲星君脚下。默默地与星君心语,祈求得到仙人点化,凝视着星君的双目,我忽有所悟,回头望去,透过窗户,目及之处一切都在脚下,历经磨难自能体味“会当凌绝顶”的美妙!
文昌阁之侧是一处道观,虽来过多次,仍禁不住诱惑,走进院子,悄无声息。大殿飞檐鎏金,烟雾缭绕,古色古香;千年银杏壮美,挺拔壮观,直插云霄;一座座石碑肃立山崖之侧,诉说着历史的变迁与庙宇的兴衰。迷恋之际忽有轻吟之声传来,循声望去,有青衣小帽道人飘然而出,从烟幕中走出殿门,说仙风道骨实不为过。道人友善,轻言妙语诉说山的传奇、观的名望。思绪也随话语穿越时空,在每一段历史精彩之处流连。
话到投机之处,“你跟我来。”道人引我来到大殿之侧,山崖之下是一洞口,轻烟妙舞徐徐飞出,名曰:老君洞。洞前有柏树笔直,高耸入云;站在洞口有凉风袭来,倍觉神清气爽。走进洞中,曲径通幽足有几十米深,洞内石床、水池俱全,道人指点着每一处遥远的典故,解说始祖开创基业之艰辛。怪不得有仙气扑面,原是神仙修炼之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此吧?
辞别道人,向山顶进发。山顶开阔,植被繁茂,郁郁葱葱之间有古老的汉柏一字排开鹤立山顶,树排始于道观至山崖之巅足有二十九棵。张开怀抱试着丈量每一棵树,两庹尚不能环绕,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这种生长缓慢的树种,达到如此粗壮之美,足以见证其历经的沧桑与岁月。有的生于悬崖之上,根系扎于石缝,水土稀疏却也长得粗大健壮,树木不择环境,却能健壮发达,适者生存,就是这个道理吧。
山顶之处,有人家居住,石屋两座,鸡鸭一群,树下有两人相对而坐,饮茶闲谈,样子恬淡适意,小鸡小鸭唧唧呱呱草丛中觅食,一小女孩在和一只小狗玩耍,好一派田园生活图。
思虑所经之处,无不透着道家之理。有道是小隐于野、大隐于市,适者生存。心中有静,何处不是田园?道法自然,生活处处可见南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