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必定抗争到底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严格肿瘤首程治疗,让患者重燃希望
2016年07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肿瘤科医生对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
     本报记者 李倩 康宇 通讯员 董体 韩伟杰
  谈恶性肿瘤色变,恶性肿瘤症已然成为死亡的代名词。尽管如此,人们与它的斗争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哪怕有一丁点的康复希望,我们也要对患者不抛弃、不放弃,努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济医附院兖州院区肿瘤科主任吕杰说。
   有希望就不放弃
 首程治疗很重要

  “医生水平高,治好了我的病,我现在每天都去跳广场舞,别提多高兴了。”2014年底,74岁的张大娘因腹胀来院检查,被确诊为卵巢癌晚期,腹腔中发现3个直径约20公分的肿瘤,已相互融合,失去手术机会,并且肿瘤压迫出现肠梗阻,患者多日不能进食,日渐消瘦,只能靠静脉营养来维持。
  对于张大娘的情况,医院肿瘤科迅速制定了治疗方案,并根据病人情况调整化疗药物剂量。化疗过程顺利。一个疗程后,病人可以进食了。两个疗程后复查,肿瘤已缩小到3公分了。治疗四个疗程后胸部和腹盆腔的CT检查显示,肿块基本消失。
  吕杰介绍,所谓首程治疗是指患者刚刚查出疾患后的首个治疗过程,针对个体患者确定的治疗思路。“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正确的首诊,首程治疗往往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愈后。”据了解,肿瘤科从建科开始便始终坚持所有的新入院病人都要进行全科讨论,集思广议,制定规范、科学、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让病人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北京专家坐镇
 患者更安心了

  市民王先生今年48岁,半年前身体不适,咳嗽的厉害,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右肺占位,因位置特殊,距离肺静脉较近,去多家医院就诊都未能明确诊断。当王先生听说医院有全国知名专家坐诊后,慕名来到医院肿瘤科。北京海军总院肿瘤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方明和医生共同探讨患者病情,并成功完成了肿块穿刺,明确了诊断,得到科学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旦确诊肿瘤,患者都争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跑,挂号难、看病难让患者及家属身心俱疲。而对于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来说,从去年开始,就能直接在家门口接受北京专家的诊疗,极大方便了群众就诊。”吕杰介绍。医院与北京海军总医院建立协作关系,肿瘤科知名专家李方明每周四至周六来该院坐诊、查房,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北京大医院知名专家的权威医疗服务。
  除了给予患者的帮助,培养年轻医生也是北京专家的工作之一,教给他们如何病例规范化,如何改善治疗方案,在疑难问题上交流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肿瘤科医生吴珊珊说,“北京专家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持,还提供最新的治疗思路,使得我们在疑难病例讨论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科室链接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肿瘤科始建于1996年11月,是济宁地区县级综合医院中最早成立的肿瘤专科。
  肿瘤科擅长于各种实体肿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拥有多种治疗设备和手段,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介入治疗、内窥镜下治疗、化疗增敏、免疫治疗等,形成全方位的肿瘤治疗体系。对各部位及各病期的肿瘤均按国际规范,充分利用各种治疗手段,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2013年肿瘤科开展了癌痛示范化病房的创建,并在去年获得山东省癌痛规范化治疗(GPM)好病例优秀奖。2015年被认定为济宁市首批重点专科,成为医院重点发展的学科。
  □出品:李倩工作室
□本版编辑:康宇
□组版:李腾  □校对:汪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