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旅游格局,功夫在泉外
2016年09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冯勇

  济南泉群由于降雨和节水保泉措施的正确实施,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神采,但济南的地方旅游格局离成熟和大气还有那么一小段距离。既然以“泉城”之盛名闻于天下,济南就应该紧紧围绕泉水文化做大文章,深入挖掘这座千年古城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使泉水文化真正成为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以历史名人扬泉水之名,以泉水之名彰文化底蕴。
  职能部门更应多管齐下,在全年的各旅游旺季,可设立爱泉亲泉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体现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让人们在欢乐互动中认识泉水、感受泉城。着力打造城市泉水文化长廊,宣传推介关于济南名泉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名人趣事,力争使每一个济南人都了解泉水的掌故,在内心盘绕一个有关泉水的情结。
  泉畔应立碑纪念,除了宣扬泉水文化知识,还能增加历史的厚重感,利于游客抚今追昔。建泉水博物馆也是个不错的想法,但仍然要在保护泉水、挖掘历史上下功夫。另外,还可将泉水制成赠礼,作为送给远道而来朋友的纪念品,让游客带着对济南泉水的浓浓深情,高高兴兴地踏上回家的路。
  除了打造旅游品牌、文化品牌,还要打造泉城的经济品牌。比如,可以让游客在泉边品茶的同时,力推咱济南本地的名茶。茶以泉名,泉因茶香,二者相得益彰。也可适时推出济南本地用泉水酿造的白酒、啤酒,供游客品尝,推介自己的知名品牌与酒文化。
  其实,无论是在繁华的商业街区,还是在幽静的历史小巷,都要因地制宜地突出泉水文化的强烈色彩。让济南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泉水的影子,让泉水文化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套用一下,咱济南如果要搞大旅游,功夫在旅游之外。说句看似题外的话,济南的旅游市场若想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就不能仅从旅游本身考虑问题,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打造优良的人文环境。无论是餐饮、购物、交通,还是旅行团等服务型行业,要以打造“好客济南、诚信济南、文明济南、宜居济南”的目标为第一要务。只有整体的服务质量与人文环境提升了,济南的泉水游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