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陨落”国产机逆袭
2016年10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三星Note7电池爆炸事件估计会成全球手机市场格局变化的导火索,三星因爆炸门所流失的市场份额,很快会被其他竞争对手瓜分,实际上中国手机厂商可能是最大的受益方。
  依靠技术创新,以及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国产手机已经实现了“反超”。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华为在中国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为17.2%,排名第一,其后依次为OPPO、vivo和小米,苹果手机市场占有率为7.8%,排名第五。国产智能手机正在多方市场“混战”中实现崛起。

  本报记者 韩笑 整理  

花血本搞技术创新
国产手机迎“春天”

  国产手机进步如此之快令人咋舌,就在几年前,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还是苹果和三星的天下。如今,市场前三名已尽是国产品牌,廉价铺货的时代过去后,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国产手机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国产智能手机迎来“春天”,与技术研发和创新密不可分。以华为为例,公司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去年,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7.9万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5%,研发费用支出占总收入的15.1%。华为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研发投入超过了2400亿,这其中涵盖了麒麟芯片、EMUI系统、集成通讯单元这些关乎产业链布局的单元。
  在2016年入年后,华为手机不断刷新着市场成绩。在今年一季度,华为终端全球销售收入同比增61%,其中,智能手机销售同比增长63%,发货量同比增长62%。消费者对于华为高端品系的喜爱,也印证了华为专注精品策略的成功。
  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的同时,国产手机也在积极向海外进军。其中,华为在亚太、欧洲等多个市场基本站稳脚跟,OPPO、vivo等也在积极拓展印度与东南亚市场,并凭借较高性价比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小米都瞄准实体店
线下渠道争夺战打响

  OPPO、vivo品牌是如何崛起的?答案只有一个,它们更了解国情。开进城市、郊县甚至村庄的零售店,也就是线下渠道,成为它们的制胜法宝。但支撑这些增长的还有成熟的生产体系、独特的产品功能、偶像明星代言等。
  小米手机的问世一度让线上渠道的影响力达到了巅峰,它的成功可以说是互联网以用户为中心、快速迭代的模式对于传统手机公司的逆袭。但在中国智能手机增长放缓和竞争对手挤压下的商业格局变迁,导致其赖以崛起的模式失灵。 
  OPPO、vivo这两个“东莞品牌”取代小米成为华为在中国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多数人眼里,坚持线下实体渠道是关键。从手机实际销售环节来看,消费者可以零距离接触产品是线下渠道固有优势,它能给消费者直观手机体验以及在售后和维修方面的天然便利性,正是因为这一点,众多手机厂商依然把线下渠道作为重中之重。
  OPPO、vivo的成功,让不少品牌眼红了。华为的下一个目标已指向线下渠道,为了在比较弱势的三到六线城市打“巷战”,华为去年年底公布了针对公开市场的“千县计划”,矛头直指三星以及OPPO、vivo系等在公开市场份额优先的品牌。一度线上风光的小米手机,面对线上风口的退去,也不得不拥抱自己曾经讨厌的线下渠道。小米董事长雷军前不久在内部讲话中已明确,小米手机未来的销售渠道重心,将从线上营销转向实体门店,小米之家将大力扩张。
国产手机“涨价潮”
价格战之后拼品牌

  回顾一下今年主流厂商的新品机型,用涨价潮来形容并不夸张。魅族新机MX6的售价为1999元,而之前MX4和MX5的起售价都是1799元;华为P9国内售价2988元起,而去年的P8则是2888元起;OPPO今年的主打机型R9起售价为2799元,去年R7为2499元……
  “手机市场基本已经是一个存量市场,手机行业的竞争焦点,已经从传统的拼硬件配置和性价比,到了比拼产品本身的用户体验。”vivo公司全球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冯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存量市场与还处于蛮荒时期的增量市场的玩法肯定是有所差异的。因为存量市场上的大部分购机者,都不是第一次购买智能手机,因此,他们对于产品和体验都有更高的期待,除了价格,他们还会追求品质、工艺、前沿技术,甚至一个更高端的品牌形象,以彰显自己的审美品位。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各个厂商都在调整产品结构,从低价冲量,逐渐加大中高端系列的权重。
  “未来中国手机厂商只有6至8家能够生存,若想在这激烈的市场里分得一杯羹,差异化是不变的策略。差异化战略是趋势,也是生存之道。”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说。不能再用性价比去吸引大量消费者,只有做好品牌、产品和渠道服务的差异化,才能让消费者为“高价”买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