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公交陋习,行动不难思想难
2016年10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交车上给老人、儿童和孕妇让座,这是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可是,时下有些年轻人就是不喜欢或不习惯这样做。明明知道不让座不对,还装着观景、迷糊或玩手机,对眼前需要座位的老人、孩子、孕妇视而不见,对车内让座的广播提醒充耳不闻,这个问题属于老生常谈,可正因为老生常谈,才显现出我们与文明风尚的差距。
  优惠卡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按说持卡人应当珍惜这份关爱,乘车时主动出示优惠卡才是,即便手脚不便也应当尽力为之。可是,时下却有太多的持卡人没有这样做。他们不是刷卡,而是“蹭”卡,也就是把优惠卡放在提包或衣兜里,拿着提包或贴身往刷卡器上“蹭”。虽然刷卡器有自动提示的“请出示”,可他们对此充耳不闻,只有在“蹭”卡不成功时,才被迫从提包或衣兜里拿出优惠卡再刷。更为要命的是,他们对此神态自然,好似理所当然。每每看到这种情况,我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主动出示优惠卡并非难事,而且这是最基本最起码的文明常识,可为什么他们不愿意这样做,而且习惯成自然呢?
  前门上车后门下车,我想没有人不懂这个规矩,可有些乘客对此就是心里明白行动糊涂。说实话,后门上车的很少见,前门下车的却不少见。前门下车的人多是靠近前门或坐或站的乘客,可前门到后门能有几步远?更何况前门下车的人,往往阻挡上车的乘客。即便车上人多,往后门移动不方便,可也不能不守规矩啊!不会早几秒钟往后门移动吗?又不是七老八十举步维艰。既然自己能上车,从后门下车就不是很难的事。行动不难思想“难”,这是那些从前门下车人的病症所在。
  公交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不懂文明、不守规矩的乘客固然显示出其个人的文明素养不高,但如此众多的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现象则显示出我们这个城市的文明风尚有待改善。为了你我他,为了泉城的形象,希望那些不讲文明、不懂礼貌者主动改变陋习。没有监督的说教很难有效,也希望公交车的驾驶员们能主动行使好自己的监督责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