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卖生活悲剧,该停!
2016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上海一档家庭调解类节目《新老娘舅》在网络上炸了锅,超越世俗道德底线的当事人遭遇,被认为“三观”有些离奇的主持人,以及节目组让人无力吐槽的解决方式,让这档节目备受网民指摘,并最终导致上海广电部门对其下停播令。
  此类电视节目关照社会现实,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悲欢离合,然而也面临着如何在收视率与社会道德之间达到平衡的问题,这次停播事件中所蕴含的关于电视节目的伦理道德问题值得深思。
案例狗血
“三观”错乱引发争议

  《新老娘舅》10月20日播出的节目,讲述一个17岁的花季少女,遭遇多次强奸后仍不被家人重视,其母及外婆从不报警,甚至纵容强奸犯反复来到家中。故事的狗血和低俗程度已经可见一斑,而号称正义化身的节目组最终的解决办法,居然是找到强奸犯后只要求其支付三个孩子的抚养费用,而没有诉诸法律,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这期节目在播出后被网友转发至网络,随即引发热烈讨论。有网友认为,节目组为博收视,不惜将当事人的悲惨遭遇变成谈资,在公共平台大肆传播,无异于是对当事人的二次伤害。面对少女母亲及外婆愚蠢的做法,主持人虽然表现出恨铁不成钢的义愤,但更多是作为电视主持的一种“套路”,她和节目组在最终提供解决方案时并未触及问题根本。网友普遍认为,这种做法其实还是为吸引眼球博收视率,是在普法的外衣下将狗血的家庭矛盾公之于众,并没有产生任何良好的导向。
  伴随网络呼声日益强烈,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对节目作出违规处理,称节目选择离奇个案,内容刺激猎奇,过度展示畸形与丑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责令栏目关停。
应加强监管
社会责任意识不能丢

  《新老娘舅》是上海地面频道的一档家庭调解类节目,乐正传媒研发与咨询总监彭侃介绍,这档节目主打为上海本地家庭排忧解难,算得上是台柱子。尽管声名在外,但《新老娘舅》集中将家庭冲突搬到电视机上,并通过主持人直白且略带腹黑的主持方式,教中老年群体防范子女及年轻人,在上海年轻观众心中早已差评满满。
  电视观察者杨智帆注意到,家庭调解类节目在上星频道并不出色,但在地面频道却遍地开花,收视表现强劲。这类节目表现出极强的本地性,因此在受到本地观众青睐的同时,往往也是本地广告品牌投放广告的首选。
  对《新老娘舅》遭遇的停播危机,彭侃建议应当对此类节目加强监管,甚至可以出台专门的监管机制,做到防微杜渐。
(李夏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