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了数控机床,玩得了互联网家装
女老板跨界的秘密在于把客户变成生产商
2016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传统行业里的积淀,成为蒋伟红(右一)转型互联网家装的优势。
     本报记者 刘帅

  成立不足2年的宜和宜美计划在今年天猫双“十一”销售突破1亿元,而宜和宜美创始人蒋伟红来自于传统制造行业,旗下的星辉数控专为家具企业提供板式家具自动生产设备,且一度做到了行业领头羊的地位。
  自2006年开设涉足非金属材料加工以来,理工科出身的蒋伟红一直从事传统行业。她旗下的星辉数控在非金属数控机床领域一直居于行业第一,其设备更是出口德国等100多个国家。9月22日,蒋伟红告诉齐鲁晚报记者,星辉数控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国外进口设备能满足家具企业标准化批量生产的要求,但在国内定制家具不断增长的需求面前有些捉襟见肘,效率也较低。”
  基于此,星辉数控与美国团队合作开发CV软件,将板材利用率由75%提升至88%。一直做B2B市场的蒋伟红也逐渐开始瞄准消费端市场。“我们拥有核心技术,为什么不进军C端市场呢?”2015年互联网+成为社会热点,蒋伟红也觉得互联网是大势所趋,为此她专门研究了不下300个互联网案例。
  “使用星辉数控设备的家具企业全国共有五六百家,我们从中选择了包括新疆企业在内的70多家作为生产基地,形成半径150公里的配送圈。”蒋伟红告诉齐鲁晚报记者,这是其他互联网家居企业所不能相比的优势。
  “其他互联网家居企业都是集中化生产然后发送全国,但我们可以就近生产、配送。即使厂房不是我们的,但都是采用的星辉数控的技术,较为统一,生产周期从传统的45天到60天,压缩至20天到30天。”蒋伟红说,物流成本也由8%降到2%。
  据蒋伟红介绍,目前采取的城市合伙人模式,“统一生产供应管理,不仅降低开店成本,还可把控质量。”目前宜和宜美已在全国9个城市开设了线下体验店,“明年也会增开几家店,但为了保证良好的体验以及供应链的扎实,不会快速扩张。”蒋伟红认为,很多互联网企业正是因为盲目扩张,导致供应链不完善而死掉。
  在宜和宜美济南唐冶体验中心,工作人员告诉齐鲁晚报记者,宜和宜美做的是大软装,采用按平米计价的互联网模式,“比如 100平米的房子,用456乘以100平方数,就是全屋所有家具定制总价,包括床、床垫、沙发、橱柜等所有家具软体。”
  该工作人员称,消费者可以在宜和宜美天猫旗舰店浏览下单或者到体验店下单。
  “然后工作人员会免费上门量尺,并咨询消费者的需求,然后再进行生产安装。”蒋伟红告诉齐鲁晚报记者,目前济南店一个月的订单量在100单到150单,“在线上宜和宜美也采取了直播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实现引流等。”
  “我们做的是大软装,而非硬装。现在硬装拼价格,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企业会压缩材料等的成本,影响产品质量。宜和宜美目前是以设计为导向,强调设计,比如一个单品,可以通过设计搭配改变整体的家居风格。”蒋伟红告诉齐鲁晚报记者,宜和宜美还有专业的设计研发团队。
  宜和宜美的模式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关注,在品牌成立短短3个月内,宜和宜美就实现融资5000万元。“现在也有很多投资者在找我们谈,但B轮想到2017年再说。”蒋伟红告诉齐鲁晚报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