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分担率要当成考核“硬杠杠”
2016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九龙

  果不其然,济南的公交分担率又降低了。私家车越来越多,公交车越开越慢,道路日渐拥堵,这是市民最直观的感受。体现在统计数字上,就是公交出行比例的降低和小汽车分担率的升高。
  工作日堵,周末也堵;刮风下雨堵,天气晴好也堵;早晚高峰堵,大白天也堵。当拥堵成为常态,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幸福感恐怕要打不少折扣。目前,济南正在大规模修路,完工后有助于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但也应认识到,修路期间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仍不断增长,长远来看,交通状况依旧不容乐观。
  实践证明,以车辆需求为导向去开发和挖掘道路资源,永远赶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正所谓此消彼长,只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让有限的道路资源服务更多的人,实现“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才能真正缓解拥堵。
  济南目前的公交分担率仅为25%,想要用一年时间使这一数字猛增一倍多,如何实现令人关注。事实上,不仅济南,我国多数城市公交出行比例明显偏低。数据显示,新加坡、东京的公交分担率分别为63%、86%,而我国城市却普遍在10%到30%之间。
  但凡公交分担率高的城市,都有轨道交通,这也是济南要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根本原因。广大市民对公共交通满怀期待,就轨道交通来看,市民普遍认为不是修早了,而是修晚了;不是修快了,而是修慢了。就常规公交来看,老百姓不是不愿意坐公交,而是公交车不够快、不够及时、不够方便。因此,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顺应民心,更是以人为本。
  短期而言,济南提高公交分担率主要还得靠公交。近年来,一直在提“公交优先”,但现实情况却颇为尴尬,如果公交真的优先了,想必分担率也不会下降。那么,公交何以优先呢?关键是让公交四通八达跑得快,这需要在路权、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公交专用车道,公交车才能真正跑起来;增加公交线路和站点,公交车才能真正四通八达;适当降低票价,提高优惠幅度,公交车才能真正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项和优选项。
  发展公共交通不能唯数字论,但分担率这个指标是一个很好的评估标准。既然提出了目标,就要努力做好,把数字真正当成考核的“硬杠杠”,实在达不到也要跳一跳。胸有戒尺,心存敬畏,行动才能快起来、实起来,否则又会成为“空头支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