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去世后,钟表滴答声伴他度过漫漫长夜
听歌看报,独居老人的美好时光
2016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郭幸福最喜欢的事就是唱歌。本报记者 范少伟 摄
     本报济宁11月3日讯(记者 范少伟) 桌上放着份《齐鲁晚报》、老花镜、两个收音机,这些都是郭幸福用来打发时间的。3日上午,记者在盐业局宿舍见到他时,老人正在读报。年初老伴去世后,71岁的他就一个人居住。家里特别安静,有时只能听到钟表的嘀嗒声。 
  “前几天阴天下雨,每天就在家里待着。”郭幸福说,自己最喜欢的事就是用收音机听歌,每天得听两三个小时,为了防止电池没电,两个收音机循环用。17本小册子,里面有上万首歌名,画着红色的勾、点等符号。画红勾的是郭幸福喜欢听的歌,画圆点的是特别喜欢听的,每天听歌时,他都会跟着哼唱。
  天气好时,他会和院子里的老人一起乘公交去邹城、曲阜、兖州等地转转。“我有两张公交卡,一张是城区的老年卡,一张是城际公交。”郭幸福说,和两三个老伙计一起结伴外出,可以说说话,挺好的。如果不买东西,就当是溜达一圈。
  今年年初,老伴去世后,郭幸福感觉自己身体也不如以前了。原来走一个多小时的路也不觉得累,如今在院子里走一圈爬到三楼,就得歇一歇。“老伴病了十多年,虽然那时她生活上处处都得我照顾,但家里有个人说话聊天,我也不感觉孤单。”郭幸福说,老伴去世后,家里显得特别冷清,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了。 
  在郭幸福卧室的桌子上,放着台历,每天晚上睡觉时,他都会翻一页。白天还好,实在闷可以去院子里找老邻居说说话,聊聊天。但是老人经常失眠,有时会熬到凌晨两三点。“躺在床上拿手机看时间,有时一夜得看四五次。”郭幸福说,每天晚上吃完饭,就看电视,直到10点半左右才有一丝睡意。上了年纪容易失眠,经常窗外的一点风声都会把他吵醒。 
  “孩子们都不在身边,总说让我搬去和他们一起住,但我不想麻烦他们,对这里的环境也熟悉了。”郭幸福说,老伴走后,卧室里的所有摆设都没有动,听歌看报已成为他打发时间最好的方式。 

 □相关链接                                 
本月底,豆浆机送到30位老人家
  “帮我家邻居报名可以吗?老人一个人生活很不容易。”本报10月31日刊发《今冬本报给留守老人送豆浆机》的稿子后,引起强烈反响。不少读者打来电话,帮身边的独居老人报名。截至目前,短短4天,30个名额就已报满。
  “老伴去世了,孩子们不在身边,看报纸是我的习惯,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读者陈大爷说,打电话咨询后,得知真的可以得到一台豆浆机,挺感动的。 
  本次“换然益新”关爱留守老人公益项目由齐鲁晚报张刚大篷车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聚划算共同发起。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相关负责人表示,“留守老人是当下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应得到更多的关注。‘换然益新’关爱留守老人计划,既为弱势群体送去了爱心温暖,也进一步让独居老人群体聚焦社会关注。”本次活动将免费为全省350位留守老人分别送上一台价值299元的九阳豆浆机,让老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目前济宁地区的30个名额已报满。齐鲁晚报工作人员将根据报名的先后顺序一一核实后,在齐鲁晚报、今日运河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发布项目进展。 
     本报记者 范少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