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聊城
到2020年,依法治市要实现九大目标
2016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日前,聊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聊城市2016-2020年依法治市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指出了“七五”普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到2020年,全市要实现九大依法治理目标。
  《规划》指出,2016年至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攻坚时期。继续深入开展依法治市工作,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聊城,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新形势对依法治市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根据宪法法律、《法治山东建设纲要》和《山东省2016—2020年依法治省规划》,结合聊城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九大依法治市目标
  一、依法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党委领导法治建设的工作机制全面建立,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全面落实,依法决策、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人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二、立法水平全面提高。立法机制不断完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逐步完备。促进生态文明、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的地方性法规不断健全。
  三、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公共权力配置更加科学,运行更加规范,依法决策机制更加健全,权力制约机制更加有效,依法行政能力显著增强,政务公开全面落实,公民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四、司法公信力有效提升。全面落实公正司法各项制度,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得到切实保障,司法行为更加规范,司法责任制全面落实,司法监督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
  五、经济法治建设成效明显。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经营,诚信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不断优化,法人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企业在产品和服务质量、环境保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等方面社会责任普遍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六、法治文化建设日益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法治精神成为聊城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涵,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七、社会法治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治理依法有序进行,社会治安显著改善,各类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八、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法规规章更加完备,环境保护执法司法体系不断健全,环境安全得到有效法制保障,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九、法治信仰普遍树立。公民法治观念普遍增强,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法治精神、法治价值、法律信仰得到普遍认同和基本确立。依法办事成为人们行动自觉,法治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 孟凡萧 通讯员 刘向勇 曹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