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归原点 孩子就是中心
——访威海市温泉学校校长王静
2016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图为王静校长和孩子们在一起。
     本报记者 李孟霏 陈乃彰
 
  “教育的原点要回归到孩子,”作为一所新的九年一贯制教育的学校校长,温泉学校的校长王静感慨到。
  而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学校的各项建设也始终围绕孩子在做工作,艺体特色鲜明,班级特色显著,而就连学生的饮水吃饭,校长王静都考虑的非常周到,“我们从来也不允许学生带零食,学校也不售卖零食,此外,学校的每一层楼,我们都设有饮水机,孩子的身体健康了,才是最根本的。”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温泉学校中小学分别有明确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小学全面奠定基础,中学全面提升并突出个性发展,使中小学教育无缝衔接,在教育的持续发展中突出艺体特色,成为一道新的风景。
二十余个社团齐开花
充分发挥学生特长

  温泉学校本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气质,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开发了四大类别二十余个小项的社团,包括艺术素养类(音乐):民族舞、管乐、京剧、合唱、爵士舞;艺术素养类(美术):陶吧、儿童画、手工创意、国画、书法、线描装饰画;体育类:足球、篮球、田径、跳绳;科学探究类:四轴飞机、科技小发明;信息技术类:3D创意打印、机器人、校园拍客;其他:快乐英语、阅读等。其中,本学期又增设了篮球、四轴飞机、3D创意打印、校园拍客等社团,更能激发学生报名学习的兴趣,也将学生的学习领域再一次拓宽。
  “搞活动不能以功利为目的,搞比赛不能以成绩为目的,”王静说,不管学校搞任何活动,活动强调的都是学生的主体实践和亲身体验,注重的是课堂气氛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社会、学校资源整合
教育创新走向实践

  “每个周四下午,温泉学校的学生都会迎来两节课程,而这些上课的老师,都是我们合理利用校外资源,请回来的优秀教师,”王静说,温泉学校自2016年9月初开学以来,师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于是学校做出了新变化——社会与学校教育资源整合。
  据了解,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指学校课程与社区资源和社区需求相结合,发挥学校的特色,利用社区资源,提高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实现学校社区化,社区学校化的理想。
  此外,温泉学校利用校外优秀的师资力量,面向社会人士招聘了很多优秀教师,涉及语数外,古筝、武术、爵士舞、足球等多个专业领域,这些老师一方面弥补了师资力量的不足,同时也为温泉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孩子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
艺体特色主题
学生拥有一技之长

  近年来,温泉学校初中部重视提高艺体教学工作质量,将合唱列为学校艺体特色项目之一。学校每学期安排专人辅导,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制度,除了有本校音乐教师进行授课外,学校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到校进行指导。除了每周四固定的社团活动外,积极利用在校的间隙时间,如早中晚自主学习时间等,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和培训。多年来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校园合唱活动开展扎实有效,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成功举办了校级和雅艺术节,同时 “幸福少年”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传唱全国启动仪式也在温泉学校举行。
  10月17日,首届和雅艺体节在温泉学校开幕,开幕上的一个个精彩节目,也让来参加活动的嘉宾大开眼界。
特长引领显个性
课堂为主促发展

  “足球宝贝班、天使合唱班、创意美术班、演讲口才班、科技实践班、E脑风暴班……”王静说,在温泉学校,学校双向选择方式,确定每个孩子、每个班级的特长项目;此外每班配备两名科任教师,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课程读本开发、确定特色课程内容、课程计划、配档、特色班级管理等工作。学校对课时进行调整,将地方、实践课进行整合,集中进行班级授课。通过增加特长项目训练时间、训练密度,达到班班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的育人目标。
  此外,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生命成长、自主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基于校情、学情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以教学目标的准确度、教学方法的适切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为研究的着力点,完善已有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实现有效课堂,形成乐教、善思、对话的课堂文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