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原来也有这么多奥秘
本报20余名小记者探访威海市血液中心
2016年11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威海11月3日讯(记者 李孟霏 陈乃彰) 人的血型有好坏之分吗?熊猫血到底是什么样子?献血对身体有没有影响?真的有献血100多次的献血大王?血液给病人使用之前还需要过滤?带着这么多疑问和对血液的好奇,10月30日,本报组织20余名小记者走进威海市中心血站,近距离地参观了采血的全过程,学习了有关义务献血的知识。许多小记者都表示,虽然自己还没到献血的年龄,但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回家后一定会让自己的父母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而等自己长大后,也要成为一名光荣的无偿献血者。
  在血液中心,小记者聆听了血液科普知识讲座,了解到人的血型分为很多系统,其中ABO和Rh血型是与人类输血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血型系统。血液中心讲解员告诉小记者,按Rh血型系统分类,多数人都是Rh(+)血型,极少数为Rh(-),因为极其罕见,也被称为“熊猫血”。
  在血液中心成分科,离心后的血液像鸡尾酒一样分层,淡黄色的血浆和暗红色的红细胞瞬间分离,让大家感觉到血液组成成分的神奇;在储血库,-80℃的低温冰箱和一直摇晃着保存的血小板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
  “对于献血,我本来以为是特别简单的事儿,没想到从采集到保存到用血,需要进行多个项目的严格检测,真不简单啊。”参观完血液中心,小记者们赞叹不已。
  活动最后,血站的工作人员带小记者们亲自看到一袋袋的血浆,不少小记者和家长们一起都是第一次见到,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这都是一袋袋的救命血啊,长大了,我也要献血,把它们献给更需要的人。”小记者于智程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