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野鸟市”,应织起立体防控网
2016年1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九龙

  近日,针对英雄山鸟市乱象,职能部门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执法行动,忙忙碌碌一上午,可和往常的执法行动一样,执法人员前脚刚走,鸟贩们又卷土重来。鸟贩不同于普通商贩,所售商品有可能会触犯法律,因此面对“打游击”的鸟贩,职能部门应织就立体防控网,让违法者无机可乘。
  这些年来,由于国家打击非法捕鸟的力度加大以及受禽流感事件的影响,在济南的正规宠物花鸟市场,大规模的野生鸟交易几乎绝迹。但是,因为查得松、品种多、价格便宜,英雄山等地的“野鸟市”渐成“逆袭”之势。
  市民买鸟的动机很简单,有的是自己喂养观赏,有的是出于爱心放生。其实,与鸟为伴可以陶冶情操,原是件好事,但是,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鸟类交易也带来了问题。鸟分家养的和野生的,购买野生鸟既违法又不人道,有悖于爱鸟初衷。而大多数市民很难分辨市面上哪些是家养鸟,哪些是野生鸟,易给不法分子留下钻空子的机会。
  违法成本低是“野鸟市”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按照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规,贩卖和购买野生动物都属于违法行为,均应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者还会被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通常在市场上兜售野生鸟类的商贩达不到“情节严重”的地步,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执法人员多是以口头劝说为主,训导几句撵走了事,不会进行罚款。即使罚款,罚款金额与其违法获利所得相比也是九牛一毛,难怪鸟贩们有恃无恐,非法售鸟愈演愈烈。
  与此同时,监管不到位也助长了鸟贩的嚣张气焰。鸟贩流动性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职能部门的监管却远远达不到全天候、全地段、无死角的力度。这次职能部门重拳出击虽有效果,但仍是运动式执法,不可持续,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监管不能一查了之、一罚了之,而是要对症下药。职能部门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设置宣传栏、发放宣传页等形式向商贩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告知收购和贩卖野生鸟类的后果,对“野鸟市”商贩进行登记,形成有效震慑。同时,也应该向市民申明哪些野生鸟类不能随意购买,购买家养鸟的正规场所在哪里,充分曝光野鸟贩卖产业链,形成全社会爱鸟护鸟的良好氛围。另外,有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引入技术手段,在野鸟市周边布设监控,组织人力定期进行巡视,并鼓励市民随时举报,给予物质奖励。由此织起一道立体防控网,让“野鸟市”无处遁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