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女警察“燕子”
2016年1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贺
  “燕子”是喝泉水长大的济南姑娘,80后,她身材娇小、打扮时尚,是个年轻的妈妈。讲她的故事,恕我不能透露她的真实姓名,因为,她是一名缉毒警察。
  “燕子”是济南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唯一的女警察。与涉毒嫌疑人交手,需要过人的胆量、睿智的头脑和谨慎的言行。多少次,“燕子”和战友们与毒贩斗智斗勇,临危不惧,最终将案犯绳之以法。
  2008年,禁毒支队破获了一起吸毒案。涉毒人员曹某供出他的上线是外地的“冰儿”。曹某只知道“冰儿”是个女的,她长期为曹某提供毒品,但双方从未谋面。无疑,“冰儿”是条“大鱼”,必须尽快抓捕归案。在进行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后,曹某终于同意配合支队工作,将“冰儿”这条“大鱼”钓出水面。
  根据支队的安排,曹某多次和“冰儿”联系购买毒品的事宜。由于这次曹某购买毒品的数量较大,看到如此“诱人”的大笔生意,一向小心谨慎的“冰儿”终于同意曹某去枣庄和她面谈。
  “燕子”的任务是——以曹某女朋友的身份陪同前往。接受任务后,“燕子”找机会便和曹某谈心,以打消他紧张不安的心理。
  当天下午,曹某和“女朋友”启程去枣庄。凌晨时分,两人亲亲热热地走进一家宾馆,上楼,在一处卧房门前停下,敲门。多次敲门后,屋内似乎没有动静。几分钟后,房门突然打开了,一位年轻女子走出房门,此人正是“冰儿”。她和曹某相互确认对方身份后正准备进屋,被随后赶到的警察当场抓获。
  其实,看似简单的抓捕行动蕴藏着极大的危险。毒贩的凶残、狡猾和多变是正常人无法想象的,毒品交易的暴利,驱使贩毒分子为追求巨额利润而不惜“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警察“玩命”,关键时候不惜“鱼死网破”。虽然“燕子”和曹某的“情侣”身份配合得相当好,但整个过程中大家还是为“燕子”捏了一把汗,因为,一旦曹某发生变故或是进入“冰儿”住处时出现其他意外情况,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燕子”就会面临很大的危险。
  在事后的审讯中得知,“冰儿”之所以迟迟不开门,是因为她也拿不准曹某有没有“尾巴”,便从门镜内仔细观察两人。看到“燕子”轻轻挽着曹某的胳膊,两人低声细语地交流,言谈举止一看就是男女朋友关系。“燕子”自然得体的表现,打消了“冰儿”的疑虑,她这才放心地把门打开。
  “燕子”天生是干警察的料,在多次和涉毒犯罪嫌疑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她的沉着、冷静、机敏,为案件侦破带来巨大转机。
  去年9月的一天凌晨,一起吸贩毒大案的收网抓捕行动正悄悄进行。在搜查吸贩毒嫌疑人员的现场窝点时,除搜出毒品和吸毒工具,“燕子”还意外地发现了一部无人认领的手机。讯问涉毒犯罪嫌疑人时,都一口认定是一个不相干的外人忘在这里的,与吸毒无关。但侦查员们分析,这部手机很有可能是一名涉毒嫌疑人在此吸毒时忘记带走的。手机暂时由“燕子”保管,并密切关注手机上的来电。
  果然,第二天一早,手机响起,一位男士说自己是这部手机的主人,不知何时弄丢了。“燕子”也客气地回答,这部手机是朋友捡到放在她这里的,如果方便的话约个地方还给他。
  丢手机的男子感激不尽,打听好“燕子”住的位置,约其在某小区门口见面。
  手机的主人是什么身份、是不是涉毒人员,一切都是未知,但禁毒支队还是认真做了详细的工作预案。“燕子”也不敢有丝毫大意,她反复排练着见到失主的每一个动作和说的每一句话。
  半个小时后,“燕子”按约定在某小区门口等待,手里拿着一部黑色手机。不一会儿,一辆吉普越野车悄悄停在小区门口的拐弯处,车上走下一男子,他谨慎地看了看周围,就径直走向“燕子”。
  男子客气地询问“燕子”是不是还手机的姑娘,“燕子”一脸微笑地说是,简单地询问失主情况后把手机交给了来人。男子紧绷的脸松弛了下来,连声感谢,准备返回身后的车内,但为时已晚,几位侦查员已经堵住了他,他是插翅难逃。
  经审查证实,此人正是这起吸贩毒大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他的落网,使该案侦破取得突破性进展,而“燕子”自然娴熟的“表演”为案件侦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