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因街道美丽乡村建设居住环境、人文环境兼顾
这里生活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2016年1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村道路两旁设置了文化宣传栏。本报通讯员 李岩松 摄
     本报记者 孟杰 通讯员 王瑞
  街道变宽了、路边变绿了、村里还建起小广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王因街道的居住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王因街道更加注重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得到了提升。
  艺术队动起来
全村更有精气神

  省级旅游村——刘村有干净宽敞的大马路、有种着名贵老树的植物园,还有整齐划一的新楼房……在刘村党支部书记刘玉志的眼里,光有这些还不够,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村民腰包鼓了,精神文化生活也得跟上来,让村民争做文明人,老少同享乐。
  走进刘村,随处可以看到“和睦友善,善心善行”的形象墙,墙上有弘扬正能量的图示,也有宣传孝德文化的寓言和小故事。在刘村,连三岁的小孩都知道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丢进垃圾箱,家长们把这归结于孩子一出门就能看到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村里有一支“巾帼”艺术队,这支艺术队的前身是2005年就成立的“巾帼”腰鼓队。为了支持艺术队的发展,艺术队的设备和服装一切的开支全部由村里承担,让村民零负担加入艺术队,既锻炼身体,又找到生活的乐趣。每天6点广场灯一亮,艺术队就动了起来,村里村外的人聚在一起,整个村子显得更有活力。
  刘村还在村西修建了一条文化长廊,搭建了一个百姓大舞台,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听得上戏,每月一次的道德讲堂,带村民走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馆
回汉团结“粘合剂”

  旧村改造后,后岗村完成230栋小康楼的建设,老年人也有了免费居住的老年公寓。在安居的基础上,后岗村又修缮了民俗文化广场,计划在广场上布置健身器材和篮球架,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后岗村722人,其中回族239人,占总人口的30%。为了达到回汉一家亲,让本村汉族村民更加了解回民的文化和生活风俗,增加双方的感情,在民俗文化广场北边,还装修了占地80多平的民俗文化展馆,展馆内将回族的文化起源和发展以图文的方式展现出来,让两种习俗和文化在村子里共融发展。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学会学习的人。”后岗村党支部书记张明武认为,结合本村实际,村里不仅建设了一个拥有上千册图书的图书馆,还制定了后岗村农村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开展了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大力宣传文化教育、法律法规、涉农政策等知识,切实增强了村民的法制意识和观念。
  每年,后岗村还会开展“美净洁雅户”、“文明新风户”、“孝贤子女户”、“五好文明户”、“十佳好婆婆”、“十佳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树立新风正气,形成了邻里团结、家庭和睦、敬老爱幼的良好村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