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干实业,兢业得民心
企业家当起村干部也是相当靠谱
2016年12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台湾技术人员来公司考察新技术的使用情况(右为梁传峰)。本报通讯员 昝耀东 摄
     本报记者 孟杰 通讯员 昝耀东
  1994年白手起家,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苗营村的梁传峰开办了自己的山东宏顺玻璃钢有限公司,凭着自己的辛勤努力和诚信经营,梁传峰的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在村里村务工作最难开展的时候,梁传峰临危受命,做起了全村人的“大家长”,争资金、跑项目,带领全村一同致富。
  帮村民看病
他自己掏腰包

  在苗营村,人人都知道梁传峰是个大忙人,更知道他是忘我工作的好支书,为了村里的公益事业,他总是乐于奔忙。经营着山东宏顺玻璃钢有限公司、山东宏顺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宏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家公司的梁老板,很少在企业厂房里露面了。客户找他得去村委大院,职工签字也得去村委大院,因为梁传峰除了做公司老板,他还有个更引以为豪的光环---苗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2010年接手村务工作开始,梁传峰更忙活了,忙着为村里争资金、跑项目,忙着修村里的南北东西大路,还张罗着把原本废弃损坏的路灯亮起来了。
  村容村貌整治好了,梁书记也没落下村里的困难户,谁家有困难,哪一个村民需要帮助,他心里清清楚楚,一个也不会忘记。村民金伟竹长期患有精神疾病,丈夫患有小脑萎缩,一家人没有固定收入来源。梁传峰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医院,将金伟竹送去治疗,还跑前跑后为其申请了免费医治。回到村里,梁传峰又多次到民政部门说明情况,提交申请,为金伟竹一家申请了低保和困难户,风雨飘零的一家人总算有了生活保障。在医院治疗的时间,金伟竹一有情况,医院就找梁传峰。村民住了院,梁传峰笑称自己倒和医生护士们混熟了。
  金伟竹住院期间的生活费用,一大半也都是梁传峰自己掏的腰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金伟竹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已经可以在外打工了。
花钱交脱团费
带回生产新技术

  做村支部书记的几年里,梁传峰没少为村里操了心。但对于自己一手成立起来的公司,梁传峰也没有放下。为了掌握最新最前沿的双层罐技术,听说台湾有家公司拥有世界最尖端的技术,梁传峰便只身一人跑到台湾去找门道了。
  “从来都没有去过台湾,对那里不熟悉。”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去台湾找技术,梁传峰称因为对台湾不熟悉,自己当时是专门报了一个旅行团。虽然是第一次去台湾,又跟着旅行团,但梁传峰此行的目的可不是游山玩水。不惜一天2000多块钱的脱团费,梁传峰白天熟悉台湾的地理环境,晚上一人在宾馆里找生产双层罐企业的有关信息。
  “当时跟团旅行的时间都要结束了,新技术还没有着落,心里也挺着急的。”在遗憾这次出行没有成效的时候,梁传峰无意看到了电话本上一个标做“玻璃钢协会”的电话号码,这个电话为梁传峰此行破了冰。
  “当时他们协会的一个会长帮忙联系了生产双层罐的企业,见了一面后,台湾的老板也为梁传峰的诚意感动,很快就达成了合作意向。老板专程来山东宏顺玻璃钢有限公司进行考察,签订了投资协议。”很快,梁传峰带领着自己6人的技术团队奔赴台湾开始了长达10天的学习培训,将FF双层罐这一世界顶尖玻璃钢生产工艺带回来了大陆,。
  “自己有份事业,方便村里不想出去打工的村民在厂子里找个活干。”从一开始就跟着梁传峰干事业的村民,也有二十几个。他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搞建设,心里装着村里的每一个产业发展,每一户群众的脱贫致富,认认真真地做好村里的每一件事,致富、带富能力提高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