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对联中的“东海关”
2017年0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慧铭
  笔者近日从一份资料中看到一副对联,是曾任过济南知府、时任第四任东海关监督的龚易图为“东海关”题写的。对联内容如下:九万里斯下,乃今培风,合象昧译鞮,相彼往来,吾为东道主;三十年之通,以制国用,收鱼盐蜃蛤,权其轻重,实佐大司农。东海关在百余年前可是名副其实的山东第一关,而与张之洞齐名的清廷谏官龚易图所书写的对联,是烟台开埠历史的物质见证,是烟台在中国近代史上80多年屈辱历史的沉痛记忆。
  在烟台山西路有一座风格独特的老房子,它正是当年东海关税务司官邸旧址,经过抢救性维修,如今这座老房子早已“修旧如旧”。东海关,即“山东烟台海关”,因晚清大臣奏章和皇帝廷寄常把山东省简称为“东省”或“东境”,故有此名。如英国人阿美德先生在他的《图说烟台》中说:“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导致了一个结果,即1862年3月烟台开埠,允许进行对外贸易,在此之后就设立了烟台海关,也称为东海关。”
  而另一种说法是,东海关又称“东海洋关”,主要收缴“东海洋税”。其实,这里的“洋关”是指“东海关税务司署”,因由洋人把持,所以民间习惯称其为“洋关”。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由清政府建立的“东海关监督衙门”则被称为“常关”。
  恰恰是因为当时“东海关监督衙门只能管理中国帆船及所载货物,而外商船舶及其货物的管理被东海关税务司署控制”的屈辱环境,东海关的对联中才会出现“吾为东道主”这样的语句。
  而题写这副东海关对联的登莱青兵备道兼第四任东海关监督龚易图,作为清咸丰九年己未科(1859年)二甲进士,如今留给我们的印象,主要是修建了双骖园藏书楼,是与陈宝琛齐名的“藏书家”。其实这位福建闽侯人从1863年至1877年间,曾在山东为官十五年,历任东昌知府、济南知府、登莱青兵备道兼东海关监督等职。
  据史料记载,龚易图先随僧格林沁平捻剿匪,因军功留山东为官。龚易图不但政绩卓著,而且才华横溢,精通书法,可谓“文武双全”,山东许多地方留下了他的墨迹,例如济南大明湖、济宁太白酒楼、烟台蓬莱阁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烟台毓璜顶“小蓬莱”的落成正是在他的任期之内,而烟台毓璜顶小蓬莱石坊上那副号称胶东半岛上口气最大的对联,也是由他题写,此联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是,一时名士皆从其游。
  关于龚易图正义无畏的性格,从一些史料记载的关于他的事件中可见一斑:早年入翰林,直言敢谏,同张之洞、张佩纶、宝廷被誉称为“枢廷四谏官”;1869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在济南杀了慈禧太后的亲信太监安德海,帮忙策划这一事件的就是当时的济南知府龚易图。
  作为文人,龚易图确实是才华横溢,东海关这副对联中有多处出自古典:上联中的“九万里斯下,乃今培风”,出自《庄子》的《逍遥游》。下联中的“三十年之通,以制国用”语出《礼记·王制》。“收鱼盐蜃蛤”指的则是征收进入通商口岸的商船上货物的关税。从“鱼盐蜃蛤”中,其实也能证明了当时“东海关监督衙门只能管理中国帆船及所载货物”这个现实。“实佐大司农”中,“实”为“积实”,原指“谷粟财货等”,这里引申为“征收的关税”;而“大司农”为中国古代官职,秦汉时便是全国财政经济的主管官,一直沿用到魏晋,因明清两代以户部掌漕粮田赋,故又把户部尚书称为“大司农”。
  整体上看龚易图的这副对联,其实并不特别符合联律的平仄要求,但作者从通关的角度来写,上联有其对宣扬国权的声音,下联以国家的经济为思考点,这分明是具有爱国为民、正直敢言性格的作者一颗拳拳赤心在呐喊,以宣扬国家主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