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四大金融风险推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2017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金融业发展方面,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进一步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的基础上,又着重提出了金融扶持实体经济等相关内容。此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累积风险,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重头戏。
  本报记者 姜宁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李克强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提出。去年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对此进行解释。“从金融角度提升社会福利、增强社会保障、扶贫和保护弱势群体,向普罗大众提供更好、更便捷、更安全的金融服务,国际上的提法是普惠金融。”
  事实上,在2013年青岛财富管理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之时,其发展的主导思想就是普惠金融。山东工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房德东指出,“普惠金融,意在让更多人从金融服务和产品中受益,其中包括企业信贷和市民理财等方面,青岛财富管理综合试验区,大量尝试了普惠金融理财产品端口的发展,得到了很好的经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普惠金融,明确指出,要“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防止脱实向虚”。也进一步明确要求“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银行要率先做到”。这说明,普惠金融今年重点落在支持实体经济和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
  对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房德东也深有体会。“从目前调研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遇到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难题,这其中以融资难尤为突出。”房德东说,如果银行未来能将支持范围进一步拓展,那么更多的科技型、制造型创业企业就能降低融资成本,解决融资难题。
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
  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一些金融界代表委员表示,防控这四大金融风险或将贯穿全年金融体制改革工作。
  “当下,平衡防风险和稳增长的难度不断加大,优化金融资源供给、提升风险抵御能力的任务日趋迫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闫冰竹表示,随着不良贷款风险、流动性风险、交叉性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等不断积累,防风险的挑战更加严峻。
  数据显示,201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123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83亿元,不良贷款率1.74%。
  与此同时,“影子银行”犹如金融链条上游动的“暗影”,不仅存在于银行机构,还通过通道业务、业务嵌套等形式,存在于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
  在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谢卫看来,近两年,部分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偏离初心,不自觉地加入监管套利和加杠杆的行为中,成为引发金融乱象的重要推手,也加剧了部分资金脱实向虚。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日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提出,防控金融风险,要加快建立监管协调机制。
  “金融监管的大形势一直在改变,要注意与市场变化相协同。”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