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记万德镇贾庄村“第一书记”李志恒
2017年03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志恒(左二)与贾庄村党支部书记贾记岩(左一)查看猕猴桃苗长势情况。
     “贾庄村留守老人多,劳动力不足,脱贫难度大,必须依靠产业项目才能带动村民致富,走稳定、长远的发展道路才是最合适的。”长清团区委办公室主任李志恒自2016年3月担任万德镇贾庄村“第一书记”以来,扎根基层,与村两委密切合作,为全村脱贫致富开方子、找路子。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帅
实习生 曹甘霖
通讯员 孟祥江

申请资金
解决全村吃水难

  万德镇贾庄村有25户贫困户,其中多数在60岁以上,多为因病致贫,无任何劳动能力,脱贫难度较大。作为该村第三任“第一书记”,李志恒刚一入村就迅速转变角色,进入工作状态,走街串巷,深入村民家和田间地头熟悉民生民情,了解全村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更好开展工作,李志恒一周驻村五天,贾庄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他每天上班往返需要3个小时,转三次车,光车费就得40块钱。“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为节省时间,李志恒自掏8万块钱买了一辆轿车,驻村不到半年就跑了8000多公里。
  李志恒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通过派出单位,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帮扶资金,逐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驻村以来,先后硬化村道及生产路,实施五小水利及自来水入户工程。其中,新修生产路1000米,已完成路基建设,本月下旬将进行道路硬化;新建一座100立方米蓄水池,改善村北山地的灌溉条件;铺设自来水入户管道3600多米,彻底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
  贾庄村留守老人较多,村民养老问题较为突出,为全方位帮扶,按照万德镇慈孝基金会要求,李志恒协调村两委成立了贾庄村慈孝理事会。“子女每月给老人一定的养老金,理事会将按照养老金的10%再给予老人额外补贴,减轻子女负担的同时,保证每位老人的晚年生活。”李志恒介绍说。
猕猴桃、光伏发电
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在做好资源整合、完善生产条件的基础上,产业项目是带动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贾庄村的传统产业以种植柿子为主,前期取得过一定成效,但因村里留守老人较多,大部分不具备劳动能力,加上管理不当、缺乏市场等因素,种植柿子未能带动全村真正脱贫。驻村后,李志恒与村两委成员多次讨论,分析贾庄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吸收借鉴周边村的经验,最终确定发展猕猴桃特色种植。
  “贾庄土壤偏酸性,气候及水利条件丰富,种植猕猴桃产量高、无病虫害,虽然见效慢,但是发展长远稳定。”李志恒说,村两委从市扶贫办争取到30万帮扶资金,种植了30多亩“泰玉”猕猴桃,明年中秋节前后就能投入市场。“我们将实行集体所有、委托承包的方式,每年收益的30%用于贫困户脱贫。”
  与此同时,李志恒还为贾庄村引入了光伏发电项目,市发改委投资40多万元,为村里新建了一座5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今年1月初,该发电站正式建成投产、并网发电,每年将为村里带来6万多元的收益,其中30%用来帮扶贫困户。“我大致算了一下,如果猕猴桃和光伏发电这两个项目搞好的话,每年可为贫困户带来12万多元的收益,将大大改善他们的生活,帮贾庄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李志恒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