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消息来了民间收藏有望热起来
2017年03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提升社会文物管理服务水平”一项内容颇受关注。在这项利好消息的影响下,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文物收藏热呢?
  在民间,“文物收藏”一直是比较引人关注的话题之一。这些年有不少民间收藏家办展的消息见诸报道,民间的“文物收藏热”似乎方兴未艾。但据媒体报道,该领域也存在一些乱象,比如造假、文物缺乏权威鉴定等等。
  业内人士盛兵对记者表示,希望国家能够参与建立一个民间文物收藏、交易的平台,“老百姓可以来到这个平台上放心地鉴定、交易文物。同时,还要对民间收藏情况进行摸底,使尽可能多的文物流传有据可查,进而培育民间真正的专家和收藏者,将文物的文化价值延展开来。”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认为,规划对文物收藏乃至民营博物馆的经营都是利好消息。现在国家鼓励民间文物研究、收藏,政策有了,关键是要落实到执行上,“建立文物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违法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措施很好,但目前还是有一些难度。”
  “文物的‘活起来’指的是充分利用。”马未都说,过去我们只讲究保护,现在是“开窍”了,“文物单纯保存在库房里并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合理利用起来才能凸显它们的价值”。
            (上官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