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改破冰,鲁盐迎来崛起新机遇
鲁盐提前布局三大产业集团,打造中国盐业龙头企业
2017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中国盐改,自今年1月1日落地实施,进入破冰之旅。
  占据全国盐业总产量三成,占“盐中精品”海盐产量75%的鲁盐,被改革大潮自然推向浪尖,也成为这波盐业改革的排头兵和聚焦点。
  主动迎接改革浪潮,作为盐业产销第一大省,鲁盐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目前省盐业集团已筹建三大盐业生产基地(公司),以资本为纽带,率先融合产销合一平台,走出去,领军中国盐业改革。
  本报记者 马绍栋    
  盐改虽已实施,
卖盐“查扣”很无奈

  今年1月初,肥城精制盐厂的30吨精制盐,被河南新野县盐务局“查扣”。无独有偶,同样在一月份,重庆盐业公司的数百吨食盐被“查扣”在遵义南火车站;湖北广盐蓝天盐化公司的19.2吨食用盐被连云港“查扣”……
  就山东而言,仅1月份全省共查处各类涉盐违法案件1067起,同比增长29.6%。查没违法盐产品104.9吨,其中假冒伪劣食盐62吨,工业盐39.6吨,饲料添加剂3.3吨。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8起,是去年同期的2.15倍。
  “查扣”一时间成了盐改后这个行业的主要新闻。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食盐专营办法》和《盐业管理条例》等涉盐法规正在征求社会意见,有望在2017年上半年正式落地。随着盐改的进一步实施,“查扣”将成为历史现象。
“舌尖第一味”
鲁盐独成一大派

  盐被称为“舌尖上的第一味”。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今年以来,除了常规的碘盐,海花盐、烤盐、平衡低钠盐、自然海晶盐、澳洲湖盐等新盐种逐渐多了起来,这正是盐业体制改革实施后,盐类百花齐放的具体表现。
  而在盐业百花园中,鲁盐以其独有的资源优势和丰富的产能,而独树一帜。
  记者从省盐业集团获悉,我国盐资源主要分海盐、湖盐、岩盐(井矿盐)三类,山东是全国原盐的重要供应基地,海水滩晒盐、地下卤水盐、海盐再制盐、井矿盐,各类品种齐全,储量巨大,成为盐业生产者的富矿区。
  2016年全国原盐产量为5768.1万吨,其中,山东原盐产量为1629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8%。其中山东海盐占全国海盐产量的75%左右,在全国盐业版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拿产盐看,全省有11家定点食盐生产企业,占全国十分之一。刚刚公布的全国前十大产业企业(根据产量排序)中,鲁盐占据了四席,分别是山东埕口盐化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名,滨州市)、山东寒亭第一盐场(第四名,潍坊市)、山东海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名,潍坊市)、山东肥城精制盐厂(第八名,泰安市)。不难看出,山东前三名的产盐企业,都是海盐生产企业。75%的海盐产自山东,名不虚传。
  即使到了销售市场,中国盐业运销十强排行中,山东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稳坐前三强,是中国盐业中名副其实的“老大哥”单位。
资本纽带
鲁盐三大集团起航

  事实上,省盐业集团在机制改革、产业整合、业务布局方面已经在大踏步推进。
  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省盐业集团已整合岱岳制盐公司和肥城精制盐厂,成立山东矿盐管理公司。整合后,两企业的生产资源、市场资源、工艺技术、区域优势得到互补,同时,为集约资源、互补优势、构建战略管控型集团实体结构,做出了实质性探索。
  同时,整合菜央子盐场、寒亭第一盐场、鲁盐经贸公司和无棣精盐厂,成立山东海盐管理公司,形成生产经营管控一体化的海盐食盐企业,旨在以山东优质海盐资源为依托,形成产品竞争优势。
  在烟威区域,整合烟台、威海盐业公司,成立烟威经营管理公司,实行区域一体化经营,带动周边市场。另外,烟台、威海盐业公司还与威海高岛制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威海高岛南海制盐公司,以资产为纽带,产销企业融为一体,同时,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积累经验。
  “食盐是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因此,不管国家管理政策如何变化,打击涉盐违法犯罪、确保食盐安全工作一天也不能放松。”山东省盐务局局长、省盐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树声表示,越是难管、越是有问题,盐政工作就越需要加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