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名牌农产品打上“签标泽菏”
2016年,省级以上名优农产品品牌44个
2017年03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赵念东    

  近日,齐鲁晚报记者从菏泽市农业局获悉,2016年,农副产品加工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企业达到1686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29亿元。农业品牌创建成效显著,“菏泽品牌”农产品越来越多,目前,全市争创省级以上名优农产品品牌44个,注册地理标志商标9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676个。
龙头带,效益显
  齐鲁报晚记者了解到,2016年,菏泽市农副产品加工业企业达到168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2.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29亿元,同比增长6.97%;实现利润总额18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80亿元。80家重点培育企业中,74家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2016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6亿元,占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14.4%,同比增长14.5%,比全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高7.5个百分点,拉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
  此外,粮油、畜禽、果蔬、纺织和林木加工五大行业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力度,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力带动了行业转型升级,牡丹区尧舜牡丹、郓城神舟食品、成武天鸿果蔬等一批企业产品档次进一步提升,附加值明显增加。
  据统计,全市各类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600余万亩,带动农户100多万户,涌现出一大批农业基础较好、主导产业突出的村镇和农民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稳步提升。农副产品加工业良好平稳的发展态势,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发展。
育主体,创品牌
  品牌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产业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按照国内外先进标准,狠抓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制订和推广应用,实现主要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全覆盖。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4个,标准化基地360个,面积达420多万亩。
  培育主体创建品牌,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理、科技创新等手段,创建培育自身品牌。先后培育了巨鑫源食品、神舟食品、曹普工艺等一批名牌企业,中远蔬菜、天中山药、恒丰源种植等一批知名合作社。
  尧舜牡丹荣获“山东省省长质量奖”,产品“国色坊牡丹籽油”荣获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等奖项;银香伟业、百寿坊羊肉汤等入选全省知名企业,旺天下食品入选品牌产品体验店,品牌支撑体系逐步形成。出台政策扶持品牌。制定《关于加快商标品牌和名牌战略实施的意见》等文件,出台奖励政策,对新认定为驰著名商标、名牌产品、荣获省级以上质量奖以及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等情况的,分别给予10万-30万元的奖励。
  目前,全市争创省级以上名优农产品品牌44个,注册地理标志商标9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676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