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吕桂柱>>
让产品变成艺术品
2017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4月26日,在工作间隙,德州普利森机床有限公司吕桂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内敛、朴实、不善交谈,典型的山东大汉形象,可一谈起他所从事的深孔机床辅具、刀具的机加和装配,就像打开了话匣子。
  16岁时,吕桂柱进入技校学习,开始只想学门技术,但他经过20多年勤奋努力,已经精通工具、装配等多门钳工工艺。1995年进入普利森集团工作,一直从事深孔机床辅具、刀具的机加和装配,其间经历了深孔刀具由单一落后到复合刀具的产生、先进技术的变革。
  “一件产品从进入车间到出厂共需要20多道工序,以总装工序为例,安装精度要求极高,两块零件的接缝处间隙误差要控制在2个丝以内,一根头发是10个丝左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1/4-1/5。”吕桂柱对误差的精确数十分在意,在他看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旦出现误差,就要反复测量、调试至符合标准为止,要让产品变成一件无可挑剔的艺术品”。
  有些钳工对零部件接口处的毛刺并不十分在意,觉得差不多就装上了。但吕桂柱不这么认为,为检查设备的接口处有无毛刺,他总是赤手去摸,双手早已结了厚厚一层老茧。“钳工是一门良心活,不能差不多就行。”
  “进入公司22年,所有新产品的研制、装配我均参与其中。”除了工作中严苛要求自己外,吕桂柱还认真钻研业务,参与研制并装配完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最大直径φ1015毫米的系列大型珩磨头、直径达φ500毫米的系列双排滚珠组合镗滚头等多项创新成果。
  “我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并不断努力做得更好。”吕桂柱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