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率先推进原产地签证服务
原产地签证“县县通”在诸城启动
2017年05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9日讯(记者 马媛媛 通讯员 徐春光)5月9日,山东在全国率先推进的原产地签证服务“县县通”工程在诸城正式启动。据了解,全省将用1-2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原产地签证服务“县县通”,县域外贸企业可在“家门口”申领原产地证书,每年节约交通等成本3000多万元。
  原产地证书是出口商品的“护照”,同时也是自贸伙伴之间互相减免关税的凭证,企业可利用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在国外通关时享受零关税或关税减让待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目前,我国已与22个国家或地区签署14个自贸协定,山东省对自贸伙伴的出口比重超过3成,全省出口商品每年享受国外关税优惠约11亿美元。
  由于东盟等自贸伙伴只认可纸质原产地证书,虽然“互联网+”已基本覆盖原产地签证全流程,但企业仍需到原产地签证机构领取纸质证书。受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制约,全省原产地签证机构集中在17地市驻地和东部沿海的部分县市,中西部地区的原产地签证机构配置明显不足,县域企业申办原产地证书往往要往返数十到数百公里。受原产地签证便利性影响,部分地处偏远的外贸企业因“畏远、畏难”,选择放弃办理原产地证书、放弃享受国外关税优惠,导致全省自贸政策利用不平衡的问题突出。
  为破解自贸政策利用的瓶颈,山东检验检疫局积极争取质检总局支持,在全国率先推进公益性原产地证书代办机构建设,并与山东省商务厅联合推进原产地签证服务“县县通”工程,引导县市政府参与自贸协定实施,扶持各级政府推荐的县域社会组织为企业免费打印、发放原产地证书,实现自贸政策咨询指导和原产地证书申领不出“县”,打通自贸协定实施便利化的最后一公里。
  原产地签证服务县县通工程这是山东检验检疫局、省商务厅推出的一项服务企业战略。这一工程在诸城市率先启动,不但可以使企业方便快捷地拿到证书,又可以大大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企业扩大外贸企业原产品出口。仅桑莎集团2016年共签发原产地证书861份,签证金额1638万美元,享受对方关税161万美元,在诸城办理将为公司节约50多万元费用。
  诸城市服装针织公司的原产地证书申领员赵艳菊高兴地说:“此前我们公司只能到潍坊检验检疫局申领原产地证书,每次往返需要5个多小时。在诸城设立公益性原产地证书代办机构后,我们公司可以在家门口领取原产地证书,每年节约交通食补等成本3万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