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钻井四号平台:
废料场里“淘宝”创效
2017年05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9日讯(记者 邵芳 通讯员 刘寿强 王永科) 培育全员树立“节约一分钱比挣一元钱更容易”的理念,持续推进群众性挖潜增效,已经成为油服企业扭亏脱困的重要举措。近日,胜利海洋钻井公司胜利四号平台在例行维修改造时,员工在盘活废旧资源实施工具改造中,实现降本2万元。
  日前,胜利四号平台班前会结束后,司机长李利起穿戴好劳保用品后就往外走,同事们和他开了一句玩笑“老李,又要去捡废料”。“我可是去淘‘宝’。”李利起笑着回应道。
  原来,在距离平台维修的船厂不远处有座废料场,李利起眼中的“宝”是指废料场里那些船厂日常加工和施工中被丢弃的塑料板子、坏法兰等物品。这些被别人抛弃的东西,在善于动脑琢磨、喜欢创新改造的平台“工匠”们眼里,可是大有价值的“宝贝”。
  有一次,李利起经过废料场时,不经意间发现了几根带有法兰弯脖的短管。考虑到平台管线改造需要这样的短管,他便将这些废旧短管带回平台。幸运的是,经过技术革新这些短管符合管线改造的技术标准。
  “从废料场的下脚料里挑出诸如螺母、螺栓等小部件,经过技术革新符合标准后,已经全部在管线改造中应用,并为平台降本4000余元。”李利起说,看到被遗弃的物料能够降本增效后,许多同事也养成了时不时去废料场“淘宝”的习惯。如今,技术创新能手对淘来的钢板、钢筋、螺栓等“宝贝”精心设计、加工,成功对原本体积大且笨重的换向开关操作台实施改造,让操作台在生产中更便利,还节约成本5000余元。
  据了解,在“淘宝”降本的精神推动下,员工还陆续改造自制了食品小推车、场地刮水器等工具,让被遗弃的物料在平台“工匠”手中成为可利用资源。“多动脑筋,自然就会为提质增效升级贡献力量。” 李利起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