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中国式过马路”,此其时也
2017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对一直倾力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济南而言,这一轮对“中国式过马路”的治理堪称一次实现突破的重要契机。如果说如火如荼的拆违拆临让这座城市在市容市貌上更显文明的话,那么,以治理“中国式过马路”为切入点,卓有成效地规范市民行为,涵养市民法治精神与现代规则意识,则是在市民素质环节为这座省会城市消除城市文明建设的另一个短板。

  最近一个时期,潜心于“路口交通秩序整治百日提升行动”的省城济南不断强化对“中国式过马路”的治理力度,继不久前推出闯红灯人脸识别抓拍系统之后,新的举措正在酝酿,员工有否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或将成为文明单位考评的重要参考指标。
  治理措施不断加码的背后,无疑是对城市交通乱象的清醒认识与评价。长期以来,在包括济南在内的不少城市,“中国式过马路”不仅是一道司空见惯的街头景观,更是一种久治不愈的交通顽疾。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随意横穿马路之类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大量存在,不仅直接危及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之一。正因如此,“中国式过马路”一直是城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总体来说,治理效果一直并不理想——往往是,一轮严厉的整治行动之后,交通违法行为有所收敛,随着行动力度的弱化与行动的终止,“中国式过马路”又卷土重来。
  对身负“堵城”恶名的省城济南而言,以“路口交通秩序整治百日提升行动”为标志的这一轮对“中国式过马路”的治理显得有些非比寻常。这不仅表现在整治行动时间之持久、高科技手段监控识别之精准、违法行为处罚措施之严厉,更表现在“交通”与“文明”深度对接的大胆尝试。如果说前面几项更多是彰显了一种非比寻常的治理决心的话,那么,后者则更多地在治理模式上表现出了可贵的新意与智慧。
  其实,这种被有些人戏称为“员工违法单位连坐”的交通治理模式并非济南首创。前不久,福州就曾有相关新闻爆出——福州市委文明办约谈部分文明单位领导,责成这些有员工涉嫌严重交通违法的单位限期整改。一些人认为这样“连坐”是小题大做,对交通违法者所在单位过于“严苛”,但更多的人则对这种“苛责”不吝褒扬——员工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相关文明单位或文明单位创建者将被限期整改、约谈,甚至被撤销荣誉称号或取消参评资格等,这种将“交通”与“文明”对接的做法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治理创新,可以促使单位强化职工文明交通意识,进而经由文明交通行为提升个人与单位的法治精神与文明水准。
  在这种意义上,对一直倾力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济南而言,这一轮对“中国式过马路”的治理堪称一次实现突破的重要契机。如果说如火如荼的拆违拆临让这座城市在市容市貌上更显文明的话,那么,以治理“中国式过马路”为切入点,卓有成效地规范市民行为,涵养市民法治精神与现代规则意识,则是在市民素质环节为这座曾有“大县城”之谓的省会城市消除城市文明建设的另一个短板。
  当然,治理“中国式过马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难以一蹴而就。除了治理措施上的不断加码,治理力度上的持续强化,还必须在交通体系的设计、通行设施的建设以及行人、非机动车路权的保障等方面下足“绣花”的工夫。但是,联系到这一轮治理的力度与韧性,联系到当下济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高昂士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济南,根治“中国式过马路”,此其时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