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饮点取水,只因占便宜已成习惯
2017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舒圣祥

  有点被一组新闻图片惊到了:为方便市民和游客,济南设置了100处泉水直饮点。这逐渐成了泉城新名片。不过,也有市民用水管、水桶在直饮点取水,霸占饮水点,大桶小瓶接不停,耽误其他人饮用。
  有便宜,不占白不占。这是某些人的生活哲学。大桶小瓶接来免费的直饮水,既锻炼了身体,消磨了时间,又节省了水费,占得了便宜。如此一举多得之事,大概是图片中的大爷大妈们,每日必做之功课。我没有歧视老年人的意思,但是说实话,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脸皮活到一定岁数,大概会长得比较厚,要不然,放在一般年轻人,就算想占便宜,大概也抹不下那张脸。
  法学上说,法无禁止即可为;经济学也说,人性总是趋于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在这件事情上,至少泉水直饮点是明确写着的,“请勿使用水桶、水壶等容器接水”“请勿持续按压取水按键”。当然,写是这么写,毕竟没什么罚则,也不可能安排一堆人天天去看着,成本实在太高,还不如不管。最大的可能是,反正市民和游客也得不到实在的好处,这些泉水直饮点慢慢就会废掉,成为摆设。很多城市街头或者景区的直饮水,最后都是这种结局。
  你说,接这么几桶水,就算每天去接,真能节省多少钱?是不是这些老年人都是名副其实的穷人,生活所迫实在没有办法?我敢打赌,至少绝大多数去取水的老年人并不是特别贫困,自己本身有养老金,花钱的渠道也不是特别多,为什么还要去占这点便宜?
  不为别的,就因为有便宜摆在那里,不去占就浑身不舒服,就显得自己不够机灵不够聪明。就像前几天上海某市民,把公园的黑天鹅抓回家炖了。是黑天鹅特好吃吗?不是。是菜市场买不起鸡鸭吗?更不是。就是看见便宜了,想占。
  “一辈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只猪,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片土、一只猪。”这是萧伯纳写的。王小波举了捡垃圾和收大粪的例子,进一步论证道:要是一辈子都这么兴冲冲地弄一堆垃圾、一桶屎,最后自己也会变成一堆垃圾、一桶屎。
  贫穷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有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早就不是穷得揭不开锅了,但有些人,就是陷在习惯了的穷活法里,非得那么干。
  这些把直饮水取回家的人,只是影响了别人饮用直饮水,同时坚持不懈地占了一点公家便宜。相比之下,那些明明已经搬进现代化小区,却就是想着要搞个泡沫箱找个公共空间种种菜的,更让人无法忍受,因为他们会把屎尿攒下来,隔几天就施一回天然肥,完全不管别人受不受得了。
  不到处捡垃圾收废品,不在家攒尿攒粪,不去占直饮水的便宜,凡此种种,绝不会危及当事人的基本生活,也不会给其带来多少财富缩水,却一定会严重影响其本人,以及周围人的生活品质。
  现代社会,财富来源于交易。而交易的本质,就是你好我也好,自己赚钱也让别人得好处。谢天谢地,这是一个靠占便宜,要么永远也发不起财来,要么必须冒极大犯罪风险的大好时代。年青一代的理念正在慢慢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了交易与协作的美好,我们的社会必定因此越来越繁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