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会为媒,以瓜传情
“四个打造”,实现跨越发展
2017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6日,西瓜节现场精彩节目不断。 张绍光 摄
     6日上午,济阳县太平镇举办’2017泉城太平宝文化旅游季开幕式,市民在感受到“太平宝”西瓜甘甜的同时也为太平镇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所震撼。据悉,近年来,太平镇紧紧围绕打造产城融合“启动点”、打造太平宝品牌“升级版”、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打造党建工作“大高地”的目标定位,务实奋进,克难前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本报记者 梁越
通讯员 蒋天川

打造产城
融合“启动点”

  众所周知,济乐、济东两条高速在太平镇交会,并留有出口。该镇借此契机,在高速路出口片区,谋划建设了济阳机械装备及冶金铸造产业园,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启动点”。在园区发展过程中,该镇坚持空间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发展方向,构建起分工合理、主业突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区域布局。
  目前,产业园起步区签约落户的8个投资过亿元项目中,德辰机器、和建机械、欧杜特新材料等6个项目已开始生产或试生产,投资10亿元的济南庚辰铸造搬迁改造项目也已经完成前期各类手续审批,下半年即将开工建设。
打造太平宝
品牌“升级版”

  “‘太平宝’西瓜还是那么甜。”在文化旅游季现场,很多游客对“太平宝”西瓜都赞不绝口。其实,“太平宝”瓜菜仅仅是太平镇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太平镇政府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每年春天都要召开奖励大会,对上年度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集中表彰,调动了各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同时,太平镇积极做好省农科院试验基地的协调服务工作,通过强化院镇合作,不断聚集优质科技资源,力争打造济南农业科创中心的新高地。
  该镇在发展传统设施农业的基础上,按照“一片果园就是一个景区,把瓜菜基地当成景点来建”的思路,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效应,打造徒骇河沿岸乡村旅游景区,拓展了农业多种功能。
打造美丽乡村
建设“先行区”

  据介绍,太平镇在发展过程中,积极顺应群众期待,把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
  脱贫攻坚工作中,该镇充分发挥扶贫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作用,按照产业拉动、项目推动、示范带动、上下联动的“四动”扶贫开发总体思路,坚持走档案管理标准化、项目建设规范化、第一书记管理亲情化、扶贫方式多元化的“四化”扶贫道路,抓细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脱贫攻坚取得初步成效。
  2016年累计完成脱贫1188户、2819人、10个贫困村的脱贫摘帽任务。与此同时,该镇结合“乡村连片治理”、乡村旅游、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等项目的实施,加快市、县、镇三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步伐,策划建成了全县首条5公里长的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线路,2014年、2015年更是连续两年获济南市“美丽乡村建设先进镇”荣誉称号。
  齐全的环卫设施、200余公里的道路硬化、800余眼新打的机井……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托起了太平6万群众的幸福梦。
打造党建
工作“大高地”

  太平镇始终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首要职责。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太平镇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大胆探索创新,精心设计一些“自选动作”。坚持每年在村级党组织中开展“惠民利民实事”服务承诺制、积极探索“红色股份”试点、深入开展“廉洁镇村”创建活动,一项项自选动作不断把党的建设推向前进。
  今年,太平镇确定了“453”工作推进体系,即以打造产城融合“启动点”、打造太平宝品牌“升级版”、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打造党建工作“大高地”为目标定位、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农业品牌提升、财源税收、党的建设五项重点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镇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三大攻坚战。
  太平镇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此次泉城太平宝文化旅游季为契机,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产城融合特色小镇、济北新城璀璨明珠、现代泉城靓丽名片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