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沙土岗子
2017年06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宋振东
  我老家在鲁西北一个偏僻的农村,村子的东头和西头,各有一座沙土岗子,方圆上百亩,几十米高,上面种满了杨树和柳树。我们村子就坐落在两座沙土岗子之间,是远近闻名的“沙土村”,盛产沙土。
  细细的沙土,一望无际,尤其是夏天傍晚,光着脚丫子踩在滑溜溜的沙土上,从沙土岗子上面溜下去很爽,像过山车,软软的、暖暖的。
  沙土岗子周围长满了茅草,每年的春天和夏天,我和小伙伴们就到沙土岗子上挖茅根、采谷荻玩。茅根细细白白,一节一节的,有点甜甜的味道,很好吃。谷荻上绿下白,剥开绿衣,就会露出白绵绵的嫩芯,放入口中,软软的、嫩嫩的、甜甜的,越嚼越觉着绵柔清香。
  家乡至今还流传着不少关于采谷荻的歌谣:谷荻谷荻,抽筋剥皮,今年出来,明年还你。谷荻谷荻,上天拉犁,今年吃了,明年还你……
  家乡的沙土岗子,是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玩耍嬉笑打闹捉迷藏的好地方。
  据村里的老人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连年干旱,沙土岗子经常“搬家”。冬天刮北风时,沙土岗子就会被北风从路北边慢慢刮到路南边去;等到了春天刮南风时,沙土岗子再被从路南边刮回到路北边去。就这样,村头的两座沙土岗子被南风和北风“搬来搬去”,也不能种地,沙土岗子成了村子里的“公害”。
  不过,细细滑滑的沙土也有一大用处,就是谁家生了小孩后,给孩子穿土布袋用。家乡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祖祖辈辈,都是穿着土布袋长大的。
  所谓土布袋,就是用老粗布做成的一种布袋,下半截像面袋,上半截似坎肩,肩部开口,钉有纽扣或带子,里面装上沙土,是穿在身上的布袋子。
  给孩子穿土布袋用的沙土是颇有讲究的,首先要选用松散细腻的黄沙土,然后在太阳底下暴晒几个小时,晒到抓到手里,沙土能够在指缝里一泻无余,再将沙土里面的杂质,用细面箩筛除后,装到容器里备用。小孩子需要换新土时,就取一些细面箩筛过的好土,放到铁器里烧热,温度达到不凉也不烫手,正适宜的时候,就把沙土装进土布袋,然后把光着屁股的小孩子再放进土布袋里。
  小孩子在滑溜溜暖融融的土布袋里很是舒服,在里面活动自由。刚换上新沙土的小孩子是很高兴的,时间久了,小孩子在土布袋里又拉又尿,就会把沙土尿成了泥土,在里面又湿又凉,这时小孩子就会哭闹,小孩子这么一哭闹,大人就知道该换新土了,于是把小孩子尿湿的沙土倒出来,再换上一些新的干松热沙土,确保孩子始终在温暖干松的沙土里面。就这样,每天都要给小孩子重复换几次新沙土,折腾一番。
  沙土冬暖夏凉,据说有补铁补锌、去火杀菌等功能,小孩子穿土布袋不容易感冒生病闹肚子,可有效防止红屁股和褶皱处溃烂,这些说法,虽说不上有多少科学道理,但是穿过土布袋的小孩子很少生病上火,这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小孩子都用尿不湿,别说是城市里,就是在农村,也很少有人再使用过去的土布袋了。
  四十多年过去了,家乡村东头和西头的两座沙土岗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开荒种地,两座大沙土岗子越来越小,逐渐变成了两个小沙丘,过去的沙土岗子成了美好的童年回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