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
2017年06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微网站二维码
  青岛科技大学招生办
    □报考看点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谱写新篇章。
  学校现有崂山、四方、高密、济南四个校区,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300万余册,固定资产总值28亿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8人,千人计划外专项目专家1人,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专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1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海外特聘专家和青年专家23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山东省学科带头人5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4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4人。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现拥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设有7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三个学科进入了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数量和影响力居省属高校前茅。在最近公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中,学校排名全国化工与制药类大学第19位。在专业排名中,学校有9个专业进入全国前20强,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分列全国高校第9位,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分列全国高校第16位,学科竞争力稳步提升。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三个专业通过2016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9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1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43门省级精品课程;12名省级教学名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先后获得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杜邦科技创新奖,2011年以来科研经费连续6年过亿元,累计达到10亿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绩显著,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层面创新平台数达到8个,数量位居山东省属高校前列。拥有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5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始终坚持走政产学研融合之路,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7个,分别是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万华集团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学校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青科大模式”广受赞誉,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以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深度报道。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完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同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6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境外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6个,基本形成了涵盖理、工、艺等学科专业多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引进德国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启动中德双元工程学院建设。牵头共建泰中国际橡胶学院,是山东省首个本科以上境外办学机构,迈出了学校境外办学第一步。
  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绘就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学校正紧密对接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目标要求,凝心聚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向着建设“双一流”和“五有”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坚实迈进!

  中德科技学院(http://cdtf.qust.edu.cn)是青岛科技大学的直属学院,是由青岛科技大学和德国5所大学共同组建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被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教育合作框架,是德国政府“对未来投资项目(ZIP)”的组成部分,长期获得德国教研部(BMBF)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重点资助。中德科技学院开设3个德国优势学科专业,覆盖13个强势专业方向,是德国留学的官方渠道,系海外留学性价比最优选择,现已成为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2012-2015年连续四年被新华网、新浪网等媒体评为“十大品牌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十大院校、最具综合实力中外合作院校”等称号,并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教育和科研部公布的《中国战略》(2015-2020)中得到重点推介。
  中德科技学院培养计划参照德国大学的培养模式,由中德两国大学相关教授联合制定。核心师资队伍由中德双方教授联合组成,具备德国大学认可的国际化教学水平。国内毕业学生可获得青岛科技大学本科学历学位,符合出国条件学生赴德国大学完成专业课阶段学习,达到德国大学规定的要求后可以获得德国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国内外学习全程均有各类奖学金支持。在德国本科毕业后,可以申请继续攻读德国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在国内毕业的学生,也可以选拔赴德国合作大学继续攻读硕士。自2003年纳入统招以来,中德科技学院已培养1300多名本科毕业生,先后有800余名学生赴德学习,德国毕业的学生中有80%以上继续在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等多所德国精英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招生专业:
机械工程、自动化、应用化学
  1.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专业自2001年起招生,该专业的本科生培养分别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科布伦兹应用科技大学、西鲁尔应用科技大学开展合作。该专业在德国已有相当数量的硕士毕业生,部分学生在德国继续带薪攻读博士,部分学生已经在德国就业或回国在中德合资企业就职。德国机械领域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举世闻名,德国是中国与欧洲的最大贸易和工业合作伙伴,目前德国在中国有数量众多的合资和独资企业,该专业毕业生的国内外就业形势良好、前景广阔。
  2.自动化
  自动化专业自2008年起招生,与德国锡根大学、科布伦兹应用科技大学、西鲁尔应用科技大学和伊尔梅瑙工业大学进行合作。以上大学主要在电气工程、自动化、通讯工程、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专业方向招收我院本科、硕士学生。德国的自动化和电气工程技术在世界上颇具盛名,拥有诸如西门子、奔驰、博世等世界知名跨国公司,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3.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自2006年起招生,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理学院合作,至今已有八届学生通过选拔赴德国继续学习,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在德国的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超过95%继续在德国攻读硕士;超过50%的硕士毕业生继续在德国攻读博士。德国在化学、化工、制药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很多知名的跨国公司,如拜耳、巴斯夫、赢创等,学生的就业前景良好。
  招生数量:2016年中德科技学院计划招生200人,其中机械工程专业,100人;自动化专业,75人;应用化学专业25人。
  生源省份:机械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分别在山东、安徽、河南、贵州招生;应用化学专业在山东、新疆招生。
  报考批次:所有专业均为本科一批次招生,填报志愿为独立志愿,单独报考代码。
  学费每年2.8万元,学制4年。
  按照合作协议规定,中德科技学院学生在德国大学免缴学费。
  看点一:新增专业
  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新增应用统计学(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1个校企合作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复合材料与工程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校招生本科专业达到72个,其中材料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信息与计算机为特色学科的热门专业因其教学资源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就业前景广阔,历年来吸引着广大考生踊跃报考。
看点二:英才培养计划
  参照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要求,进行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探索。选择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化学、应用化学6个专业设立“英才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中,化学、应用化学两个专业英才班由新生入学后从化学院新生中选拔,其余4个专业英才班每班每年招收学生25人,全部列入当年招生计划,实行动态进出机制。
  学校整合教学资源,配备一流师资,选用国内外一流大学的高水平教材,努力推进课程国际化进程。开展双语教学,着重强化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外语学习。全面实行导师制,实行小班独立教学,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等教学资源。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学生科研训练、科技创新、参加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实行本科与研究生贯通培养,“英才培养计划”的优秀学生可参加校内研究生推免或推荐报考国内外高水平大学。
看点三:强化实践
  经教育部门批准,学校选择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4个专业列入教育部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与德国朗盛公司、日本株式会社阿尔卑斯技研、青岛软件园等国内外知名的大中型企业深度合作,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较高素质的优秀工程应用型人才。
  教育教学分两阶段,前期在校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期在企业或工程训练基地学习专业知识并进行工程实践及毕业设计,重点培养锻炼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在企业与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能力。
看点四:国际化特色
  学校积极推行开放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同德、韩、美、加、俄、法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106所高校开展合作,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国际化教育特色。其中与德国帕德伯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以此为蓝本的国家化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获2009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三年来,中德科技学院连续被新华网、新浪网评为“中外合作办学十大院校”、“最具综合实力中外合作院校”、“十大品牌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中德科技学院目前招生专业有应用化学、自动化、机械工程专业。今年新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复合材料与工程两个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在中德双元工程学院,被录取学生一年后在中德校区就读。
录取规则
  学校2017年录取规则仍为“专业志愿清”,详细介绍如下:对于进档考生,按照“专业志愿清”方式进行录取,各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即对符合要求的考生按“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同一专业志愿内按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安排专业,无法满足专业志愿又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作退档处理。江苏省进档考生,同一专业志愿内考生排序规则为“先分数后等级”。
更多招生信息请关注:青岛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
电话 0532-86085777
咨询电话:(0532)88958985,88959131,88959176。 招生咨询QQ群:531964462 招生咨询微信号:18765996271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