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舍“焕新”教师“跟进”
全面改薄跑出“德州速度”
2017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改造后的沙王小学教室内硬件设施先进,并配备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
  乐陵丁坞中学
  新建的德城区第四实验小学
     “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合格的课桌椅”、“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针对基础教育薄弱这一主要矛盾,德州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做到了力度大、措施实、进展快,成效突出。短短两年多,一大批新学校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彰显了德州的教育品质。
  文/本报记者 李榕 刘潇
通讯员 王建建 王培培
片/本报记者 马志勇   
通讯员 贾鹏       
 
硬性指标下
快速见成效

  庆云县金书小学,是一所典型的超大班额学校。以前,70多个人挤在一间56平方米的教室里,前后课桌相隔不到20厘米,学生只能侧身进出。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庆云县委、县政府将金书小学东侧的60亩商业用地改成教育用地,投资2700万元,按36个教学班的规模,新建了一所云龙小学。教学硬件和软件的提升,彻底解决了多年来金书小学面临的困局。
  作为曾经的“落后”县,短短4个月时间,庆云县大班额竣工率全市排名直线提升4个位次,“全面改薄”竣工率也跃升至全省第三、全市第一,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庆云速度”。
  而这些,得益于德州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把学校建设工程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明确学校建设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市、县签订目标责任状;市委多次召开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学校建设工作;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工作直接挂帅,现场办公,全力推进。
  这也意味着,在德州,全面改薄、解决大班额,成为了一项不折不扣的刚性任务。
“全面改薄”竣工率
全省第一

  “今年4月,相衙镇中心小学新建的教学楼竣工,孩子们每天在功能齐全的教室里上课,一点也不比城区孩子的就学环境差。”宁津县相衙镇教办主任孙兰杰告诉记者,这所农村小学如今旧貌换新颜,校园里的文化雕塑区、四百米的塑胶跑道、新建的篮球场等,成了孩子们课间嬉闹、放飞自我的天堂。
  今年9月1日,始建于1995年的陵城区王奇小学全体师生,将从平房教室搬入新教学楼中,学校实现教学区与运动区分离的格局。“虽然施工期有压力,但还是很开心。以前迫于条件无法开展的活动也将提上日程。”徽王庄镇教管会主任王治国称,有了硬件设施,老师、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将大幅改善,农村孩子们将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
  据悉,“全面改薄”是国家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按照山东省“全面改薄”的相关规划,德州将在5年内投入资金123亿元,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和解决城镇大班额工程。截至目前,“全面改薄”工程828所学校开工,校舍累计开工面积266万平方米,开工率129.1%,竣工校舍面积220万平方米,竣工率107.03%,开工、竣工率均为全省第一位。
  “通过‘全面改薄’过程的实施,大部分学校的校舍、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学生宿舍、食堂等基本满足需求,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德州市教育局局长张书鹏介绍说。
解决大班额
新增学位10.38万个

  你能想象出一间教室里,学生们拥挤在有限的学习环境中,由于座位间距太近,学生稍微一动,后面的桌子就会跟着晃动的场景吗?而这正是陵城区临齐街道明德小学六年级三班的日常状态。这所学校平均每个班级有80几名学生,大班额问题严重。然而,9月1日起,学校将增加11个教学班,每班学生将减少为45人。
  禹城市张庄中学也是一所典型的大班额学校。校长孙海忠曾多次诉苦:“‘人满为患’的课堂,难以形成互动,不仅违背教学规律,也给教师带来巨大工作压力。”
  孙海忠说,新校建成后,不仅校园环境得到改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还有不少学生慕名转校前来就读。“之前,我在别处就读的学校,一个班有80多个同学。今年转学来到这里,班上只有40余人,环境很好很安静,加之学校是全寄宿制,老师可以照顾到每位同学,学习起来更加扎实。”该校八年级一班刘宇航说。
  按照规定,小学班额超过45人,初中、普通高中班额超过50人即为大班额,超过66人则为超大班额。就在一年之前,大班额在德州还较为普遍:全市城镇中小学共有560所,教学班9954个,其中大班额6768个,占67.99%;超大班额2733个,占27.46%。尤其是在高中阶段,94%的班级存在大班额情况。
  全力实施解决大班额工程后,德州有254所学校项目开工,占规划学校数96.2%,校舍开工面积256.8万平方米,开工率108.7%;182所学校项目竣工,占任务数的68.93%,竣工面积159万平方米,竣工率67.3%;新增学位10.38万个,占任务数的51.73%。开工率、竣工率均列全省第五位。
教师招聘
成长效机制

  禹城市李屯乡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比较落后,学校建设和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现如今,这所地处偏远的学校每个角落都有了巨大变化。
  “李屯乡共有两所学校,近几年,学校师资配备得到市里的大力支持,每年补充教师十名以上。”禹城市李屯乡教办主任李天强告诉记者,对于新进教师,教育部门争取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三年以来,该乡先后调整小学校长三名,年龄最小的只有30岁;并且在每所学校储备中层干部一到两名,有效提高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李屯乡的变化只是德州市破解教师短缺的一个缩影。为解决教师超编缺人、年龄老化等现状,德州市多措并举,增量提质,建立“退一补一”长效机制,通过后备教师、临时编制专户、政府购买服务、教师招聘面试前置、面向重点师范院校直接选聘教师等政策措施,两年内新补充教师6346名,完成配备任务率为69.64%。与此同时,着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出台《德州市中长期教师培训提升规划》,两年来,有3200余人次的校长、5600余人次的骨干教师参加省以上高端培训。启动实施第一批150名德州名师培养工程;正在遴选100名年轻教师赴教育发达地区跟岗培训;面向全国招聘128名高端教育人才,德州教育逐渐走进全国视野。 
  据悉,2011年以来,德州市共招聘教师1.35万人,2017年已落实编制内中小学教师招聘计划1533人,安排310名师范类大学生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年内争取新招聘教师2600人。“通过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都能上到好学校。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德州给出的承诺。”张书鹏介绍,按照规划,德州五年内将新建、扩建中小学265所,改造薄弱学校891所,力争两年内解决“大班额”问题,三年内完成薄弱学校改造任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