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王集体土地房屋拆除近尾声
剩余5户未签约,集中在清河街以北
2017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东王集体土地房屋拆除清运接近尾声。 文昌街道办供图
     本报7月13日讯(记者 张帅) 13日,记者从东王城中村改造项目拆迁指挥部获悉,随着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全面启动,集体土地房屋拆除工作基本接近尾声。针对目前剩余的5户未签约户,拆迁指挥部重点盯靠,仍将按照“一个政策”公平公正对待每一户拆迁居民。
  记者看到,在指挥部会议室内贴着一张《集体土地未签约户进度表》,上面详细标注着42户居民的基本情况及未签约原因,这些都是在5月11日24点之前未签订协议的拆迁户。自5月12日起,每签约一户,表上对应的姓名后面就会贴上一面小旗,截至7月13日,还有5户居民未签订协议。“多数未签约户期望值较高,他们不满意现行补偿标准,希望按原住房面积换取同等大小的安置房,或全部按照市场价(每平米约8110元)进行货币补偿,这显然脱离了实际,不符合相关政策。”拆迁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东王社区“第一书记”陈洪飞表示,协议签订阶段结束后,10个签订组被整合成2个,未签约户从42户减少到5户,其间为加快进度,工作人员付出了大量努力。
  在现行拆迁补偿标准下,如何能得到未签约户的理解,帮他们获取最大利益,促使其尽快签约,是摆在指挥部面前的最大难题。为此,签订组前期搜集了42户居民的社会关系情况,通过关系网联系到他们的亲戚朋友及单位领导,再由指挥部和社区两委成员带队入户反复做工作,就这样渐渐打开了局面,进度表上的小旗越来越多。
  在未签约户中,“房大人少诉求多”是较为典型的情况。有户家庭只有老两口,两人的原住房面积在300平米左右,按标准他们能得到94平米的安置房,超出面积按每平米600至1050元不等获取现金补偿。起初老两口认为自己吃亏了,拒不接受补偿协议,协调无果后一度陷入僵局。工作人员随后找到了老人在村委任职的亲戚和在外地工作的孩子,通过他们反复做工作,最终说服了老两口。还有户居民原先在社区办幼儿园,因担心拆迁影响经营,最初说什么也不肯签协议,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积极为其选址,几乎跑遍了长清城区,最终在乐天小区内协调争取到一处沿街商品房。新园址有了着落,这户居民顺利签了协议。
  “有的拆迁户,我们上门30多次才签下来,现在签1户,比原来签10户都高兴。”陈洪飞告诉记者,目前5户未签约户都集中在清河街以北,其中一户仍住在老房子里。接下来,签订组将针对每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专门方案,通过有效渠道逐一攻克。“补偿标准都是公开透明的,不可能更改。”陈洪飞说。
  截至目前,清河街以南和小武庄片区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全部拆除完毕,清河街以北也已接近尾声。6月26日,东王社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冻结通告》发布,工作人员正在对宾谷街、文昌路、清河街东侧90多户门头房及区委党校、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等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调查摸底和清点丈量,相关补偿标准将于近期出台,房屋拆除清运预计8月底前完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