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多样化课程,培养全面发展之人
——高青县实验小学信息技术变革推动教育教学发展侧记
2017年07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学校科技馆。
  电子书法教室。
  教师微课程比赛。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班。
     本报记者 陈伟 
通讯员 霍秀芹

促进“一对一”
数字化学习项目研究

  基于生本教育实验取得显著成效的启示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高青县实验小学自2009年创办全县第一个“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班,至今学校共开设9个班。项目班主要承担《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微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国家级重点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提前读写研究》两大课题的实验研究。为了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该校于2014-2017连续四年利用省教师网络研修平台,选择“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和“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修主题,从理论到技术对任课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教师信息素养和技能普遍显著提高,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满足学生先“学”的需要,该校以数学学科为突破口,采取以点带面的管理方式,从1-3年级上册数学学科开始根据教材有关内容,开发并应用微课程资源,对翻转课堂的研究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提前读写研究》课题的研究对该校语文课程教学产生巨大影响,项目班的教师引领带动全校语文学科教师打破国家教材结构,深入落实“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晨诵·午读·暮写”“五年课外阅读计划”等大阅读教学策略,“不分析,大阅读,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的语文基本课程目标逐步得到实现。构筑“同心大阅读”成长联盟,对学校“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和核心素养的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教师报》曾报道了该校此方面的成功经验。
促进优化作业
设计与应用研究

  该校重点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基于微课程的汉字书写教育研究。二是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前置性自学作业的研究。前置性作业由各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按课时逐一精心设计,教师课前认真批阅,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为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提供了有效备课资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三是基于核心素养的特色作业设计研究。他们要求任课教师针对学科特点,设计与学科有关的动手操作、实践、社会调查等作业,学校定期展评,对课程整合、学科融合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四是作业盒子在线教育平台的应用。截止到目前,3-5年级语文、数学教师注册76人,三年级学生数学注册461人,语文注册458人,其它两个年级各学科注册人数均在350人左右。该校积极组织已注册师生组建班级,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布置作业盒子上的作业,教师从学生的正确率和出错率方面不断调整课堂教学。作业盒子上学生出现的错误可以通过教师的语音留言,告诉学生错在什么地方以及怎样改正,真正实现了“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面批。
信息技术助推
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课堂,也改变了教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从机械的手写教案、批改作业等繁重的教学常规活动中得以解脱,逐渐走上了勤于阅读与反思的幸福成长之路。高青县实验小学把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全体任课教师建立个人教育博客,利用校园网平台和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将教师博客、备课、教学反思等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在引领教师自主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反思是教师发展极为重要的品质,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帮助该校培养了一大批这样的优秀的教师。小课题研究工作群组的16位实验教师能坚持每天撰写教改日记,每学期人均2万余字。个人博客人均发表日志300余篇,访问量人均达6万次以上。该校教师施教水平在大量阅读、不断反思中普遍得到提升。
  在教育部举办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该校冯立民、王珍两位老师获教育部“优课”奖。马丽平老师在全市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被评为淄博市青年岗位能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