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琪瑞
前些时候回乡下老家看望年迈的母亲。在她那方豆棚瓜架环绕的小院里,母亲和几个老街坊正围坐在一起,有滋有味地看着电视剧,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我凑近才知道,他们看的电视连续剧是二十几年前的老剧目《篱笆、女人和狗》,剧中的主题曲《篱笆墙的影子》响起来,那熟悉的旋律,那淳朴的歌词,还有那唯美的画面,不由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农村题材影视剧非常红火,像《青松岭》《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人生》《布谷催春》《甜蜜的事业》《月亮湾的笑声》《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赵钱孙李》《冤家路窄》《男妇女主任》等,不胜枚举。那时候,一部电影可以火爆许久,农村孩子前村看了后村看,百看不厌。
那时的农村题材电影、电视剧为何那么火呢?笔者认为,除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文化生活还比较匮乏、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较单一外,农村题材影视剧所表现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原因。无论银幕还是荧屏上,演的是庄户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说的是前村后屯的家长里短、邻里情深,拍的是淳朴的乡韵民俗、旖旎的山野风光,所以老百姓爱看。不仅如此,每部喜闻乐见的作品一出炉,必然带火一两首主题歌或插曲,比如《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命运不是那辘轳》《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双脚踏上幸福路》《角落之歌》等等。
相形之下,近几年农村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却越来越少,优秀的剧目更是凤毛麟角。除了前几年比较红火的“东北风”——《马大帅》《刘老根》《乡村爱情》系列外,我的印象里,很少有让老百姓过把瘾的农村题材电影、电视剧。这与影视传媒公司、编导刻意追求上座率、追求票房价值、追求所谓大片、追求国际大奖不无关系。
从对青少年观看影视剧的调查来看,时下热门的影视剧大概有四类:一是大IP片,如《花千骨》《微微一笑很倾城》等;二是恶搞剧,主要是恶搞名著;三是宫廷剧加穿越、魔幻、悬疑片,比如源于网络小说的盗墓系列,去年以来很是盛行了一把;四是所谓大片,以商业化和国际大片、国际大奖为噱头。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影视剧中,很少有农村题材的作品。当然,这些“洋玩意”在农村市场也是相当萧条,当下农村的主力军——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自然不会买账。农村文化阵地缺少了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好作品,愚昧落后的腐朽文化就会乘虚而入,眼下不少村庄的丧葬活动成了大搞低级趣味演出的舞台,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正是农村题材优秀作品的匮乏。
农村题材的影视剧受冷落,除影视传媒公司方面的因素外,还受到当下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自媒体以及网游、手游、动漫等娱乐多元化的冲击,加之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潮流的不可逆转,新生代农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越来越强,农村题材的影视剧渐渐枯萎凋敝。
难道农村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真的就没有市场了?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农民观众爱看表现乡村生活、反映他们身边故事的优秀电影、电视剧,而影视剧市场也需要多一些关注底层、关注民生的现实主义作品。比如表现打工生活的影视作品,现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类似题材。据统计,当下农民工的人数已达两亿多,反映他们的爱情、事业、家庭生活,真实记录时代大潮中普通农民的奋斗史和创业史,不仅是文学艺术需要关注的现实题材,也是广大农民工的所需所盼所求。再就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展现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情景、人生命运,关注弱势群体问题,此类作品目前几乎是空白。另外,还可以通过影视作品艺术地展现淳朴的乡风乡韵、旖旎的自然风光、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传递乡音、唤醒乡情、记住乡愁”。说到底,还是要呼吁影视大咖们少拍一点玄幻、穿越,立足本土,多多关注农村、农民,多多关注民本、民生,这才是艺术的真谛,如此推出的力作才能真正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