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仙缘与尘缘》:洞察世情和人性的幽微
2017年08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钟芳
  《仙缘与尘缘》是著名作家王安忆新近推出的散文随笔集,整本书围绕旅行、世情、读书、忆旧等不同主题分为四辑。与王安忆身为小说家时躲在人物背后的视角不同,这本清新别致的散文小品充满温情与意趣,融汇了她对人性的体贴和对世情的幽微洞察。
  行旅与世情,仙缘与尘缘,读书与写作。在这本书中,王安忆从容优游,袒露自己在小说中不曾呈现的内心世界,其思想独到、深邃而不流于俗。读者或许可以从中发现一个在小说里没有见过的不一样的王安忆、一个聪慧睿智又亲切可爱的王安忆。
  王安忆说,写作就是种庄稼。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她一直笔锋不减,也不断变换着写作题材和写作方式,先后出版了《小鲍庄》《长恨歌》《我爱比尔》《天香》《遍地枭雄》《众声喧哗》等多部优秀著作。写作之余,王安忆也非常热爱阅读,她看大量的书,边看边记笔记,边看边思考。她尤其偏爱《红楼梦》,“这是一本天书,中国的小说因有了它而有了永不可实现的神圣,写作者们也因此有了小说的理想。那些世情故事背后,其实有一个神话,在中国人的信仰里,就是前缘。”
  《仙缘与尘缘》中的不少文字跟阅读有关,其中重点收录的一篇名为《仙缘与尘缘》的散文,是王安忆将《红楼梦》中黛玉与《浮生六记》中芸娘进行对照分析的阅读笔记。文章在谈论沈复与芸娘的悲戚情爱时,不时联想到宝玉与黛玉、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相关遭际,而弥漫于字里行间的细切感喟,显示出在读书中读人、在读人中读情的不凡功力和醇厚意味,从而使经典作品具有了更为丰沛的意义。
  1980年,王安忆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期文学讲习所进修,吴组湘先生在课堂上讲《红楼梦》,让她至今记忆犹新。讲到宝黛悲剧的当口,吴组湘先生问台下学生,倘若真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二位日后生活会不会幸福?紧接着自己回答道:否!然后建议他们读一本书——《浮生六记》,其中所写一对夫妇,可为宝黛故事后续,结果如何?以欢娱始,哀戚终,依旧不脱生离死别,究其缘故,不外是贫和病,两项又归一因,家道中落。吴组湘先生的意思是,这一对精致的小儿女,哪里经得起人世的磨折?早晚一个“散”字。王安忆亦认同,因为“婚姻生活总在人世间,而那两人则注册仙籍”。她分析说:“仿佛事先就有安排,曹雪芹负责仙缘,尘缘归高鹗,《浮生六记》且又将这一段再接下去。”
  细细品味王安忆的这本《仙缘与尘缘》,感觉余音绕梁,回味无穷,正如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王德威所言:“王安忆的作品永远让人有所思,令人耳目一新,我给她最高的评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