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济南八一广场上盛大的国庆游行
1959年,参加国庆游行的农民队伍走过济南八一广场
□黄鸿河
八一广场,风风雨雨,经历了六十六个春夏秋冬。这里曾经是济南最大的广场,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八一广场作为济南人的大客厅,承担着齐鲁大地几乎所有的大型活动,利用率远比今天的泉城广场多得多。一代代济南人都来过这里,目睹过广场的喜怒哀乐,留下过难以磨灭的印迹。
这么一个重要的广场是谁组织建设的呢?答案是原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春天,许世友司令员站在这片沟壑纵横,野草丛生,遗骸垃圾裸露的土地上,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在今天的八一立交桥北,大纬二路西建“八一”礼堂,礼堂对面建一座宏大的广场。
经过三军将士和广大群众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一座中西合璧,颇具欧式风格的大礼堂拔地而起。同时,填平壕沟,深埋尸骨,平整土地,建起了朴实无华又宽阔平坦的“八一”广场,并在广场中央竖起一根高15米的木旗杆,随后三十年又分别三次更换为水泥杆、金属杆和20米高不锈钢旗杆,从此,国旗在八一广场上空高高飘扬。
1951年国庆节,山东省党政军民在八一广场举行了隆重庆祝活动。广场上汇聚了三十万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各阶层人士。庆祝大会结束后举行游行。广大人民群众手持花环、彩带喜气洋洋地从纬一路、经八路、信义庄南路和现在的二七新村、英雄山路列队走过主席台,沿途歌声、笑声、口号声此起彼伏。走到经七纬二路路口处秩序井然地左右分开,感情饱满地回到各自单位。以后每年国庆节都要在广场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那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啊。
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的显著标志就是大炼钢铁,“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八一广场也成了大炼钢铁的战场,广场上堆满了铁矿石,周围街巷号称“一脚踢”的炼铁炉和小高炉随处可见。群众自发地把家中的铁锅饭勺、门鼻铁钉都奉献给冶炼。结果多数炼成了废铁渣,然后集中用地排车送到东郊铁厂,虽然也能用,但成本太高。群众性的大炼钢铁持续了半年多,最终以失败告终。
紧接着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政府号召生产自救,连续举行了九年的“国庆”庆祝大会暂时停办。此时,八一广场变成了老百姓的庄稼地,周围信义庄、四里村、自由大街的居民纷纷在这里开荒种地,掀起“生产自救”,有种玉米、高粱的,有种小麦、南瓜、黄豆的,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三年国家困难时期,八一广场给周围居民奉献了救急粮,为百姓摆脱饥饿带来了实惠。
1962年国家度过了最困难时期,八一广场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每年一度的国庆节庆祝活动重新举行。1966年“文革”爆发,每天有数不清的组织在八一广场举行大辩论。
七十年代初社会回归平静,广场又成为大人们教练汽车、踢足球、放电影、高唱革命歌曲的快乐驿站,盛夏大人孩子在广场上纳凉过夜,冬天在广场上堆雪人、打雪仗。
广场上几度春秋,孩子们可不管这些,八一广场是我们放学后的乐园,我们把书包放在广场中央保护旗杆的水泥台上,大伙在那里玩游戏:砸毛驴、推铁环、掷沙包、跳皮筋,玩啥的都有,没有谁家父母寻找叫喊,没有谁家孩子被拐丢失,直到天黑玩饿了才恋恋不舍各自回家。
八一广场每次召开庆祝大会、批判大会、公审大会,我们这些孩子都能提前两三天知道,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个“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年代,为了防止阶级敌人搞破坏,每次召开大会前都要派解放军工兵手持探雷器,把广场探测一遍,并设岗哨;再一个就是在广场周围扎一批临时公厕,在地上栽几根沙槁,再用苇席圈起来,中间挖十几个茅坑。因为有这两条信息,所以我们的判断从来也未失误过。
八一广场举行“国庆”庆祝大会,从1951年至1970年共举办十七届,1960至1961两年未举办。
随着“文革”结束,八一广场也逐渐回归了它的理性,不再是那个每年都要承载几十万人举行集会游行的广场了。特别是二十年前泉城广场的出现,直接把人们的眼球滑向了绚丽多彩的新广场。
如今的八一广场,周围纵横的立交桥、宽阔的经十路、热闹的酒店,寂寞与喧嚣,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不过,我们没有理由忘记它的光荣历史,忘记它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