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神秘买家”,严把食品安全
枣庄创新抽检模式,首批网购样品发现不少问题
2017年08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执法人员现场拆箱封样。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网上购买食品,可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以及出现肉眼察觉不到的质量问题时,只能吃哑巴亏,从而使不法店家继续肆无忌惮。为了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枣庄市食药监局创新采取“神秘买家”方式,对网络食品进行把关。通过一段时间对枣庄市获证食品生产企业的抽检发现不合格产品以豆制品、粮食加工、饮料、白酒四大类为主。
  齐鲁晚报记者 靖亚如 

网购食品安全吗?
“神秘买家”来抽样检测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网络上购买食品逐渐成为市民的消费习惯。由于网购食品流通的特殊性,消费者在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进行消费后,食品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以及出现肉眼察觉不到的质量问题时,只能“认栽”,从而使不法店家继续“逍遥法外”。
  记者就网络食品消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消费者对网络食品安全方面的注意知之甚少,在消费时并不重视商家生产产品的安全性及质量问题。市民林女士表示:“在淘宝买吃的一般就看评价和销量吧。像我们坐办公室常吃个豆干之类的小零嘴,只要好吃就买。”
  如今,在网上,有这么一批“神秘买家”,对食品的安全进行着把关。据了解,枣庄市食药监局省内首次创新抽样模式,以“神秘买家”模式,通过网络销售环节对网络食品进行监督抽检。
  14日记者联系到了市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科科长孔令斗,孔令斗介绍,在食品抽检的环节中,传统的方式是对线下厂家的产品抽检。“以前我们会去厂家实地检查,去企业库房等地,进行不定期的产品抽检。现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网购的多了,结合枣庄的食品特点,我们发现以土特产为主,更多的是本地产品向外销售,当地流通环节很难抽取到符合要求的样品,于是就想到了这个‘神秘买家’的模式。”
首批网购样品检测
就发现不少问题 

  何为神秘买家模式?孔令斗称,工作人员以消费者身份在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匿名异地购买,同时收货人及收货地址均隐匿官方信息。样品到达暂存仓库后,执法人员统一对样品进行拆包、查验、封样,过程中,对网店主体信息展示页、网店食品信息、支付记录、物流信息以及执法人员拆包封样的整个过程均进行了拍照,留存数字化信息作为执法证据材料。并根据样品信息填写抽样单、封条。检验样品和备份样品分别进行封样之后,再由第三方技术机构派专车运至实验室。一旦发现不合格食品,不合格信息将按照程序移交网络平台所在地的食品监管部门。
  据悉,通过“神秘买家”模式,发现了不少问题。枣庄市首批网络食品监督抽检样品共45批次,重点对京东、淘宝、天猫一号店、阿里巴巴等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进行搜索,抽检的范围主要是枣庄市获证食品生产企业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的粮食加工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蜂产品等21类适合常温储存和运输的食品类别。其中不合格产品以豆制品、粮食加工、饮料、白酒四大类为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