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翁”,被高房价逼出来的游戏
2017年08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围棋、扑克、麻将等传统桌面游戏到“王者荣耀”这样的手游,世界上的游戏有很多种,但要问哪一种在游戏发展史上最具有承前启后的价值,也许非“大富翁”莫属。
  “大富翁”又称强手棋,英文名叫“Monopoly(垄断)”,据统计,自诞生至今,该游戏仅正版销量就达到5亿以上,各类盗版、变种以及计算机平台上的移植体的销量则达到10亿。对于生活在中国大中城市的80后、90后来说,这款桌游也是他们童年的回忆。可是你知道吗?这款给无数人带来快乐,并在游戏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桌游,最初只是一个严肃的经济学教学课件,而且其发明者还给它套上了严肃的标签:反垄断、反房地产商。
  每年8月29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些学生就会聚在一次,用玩“大富翁”的方式纪念一位女教授伊丽莎白·玛姬的诞辰。这位经济学女教授,正是大富翁游戏的发明者。
  说起这位玛姬教授的身世,也算特立独行,这位女士生于1866年,直到40多岁还未婚,并以此为荣,经常在课堂上甚至登报宣扬自己的性别平等观点。除了对于两性的激进主张,玛姬教授最醉心的事业就是反垄断,尤其是反房地产垄断。当时美国的资本家们在完成了原始积累后,开始谋求垄断经营,尤其是房地产业,由于土地资源原本就稀缺,更成为垄断的重灾区。对此忧心忡忡的玛姬教授经常在课堂上批评垄断的弊端。但她很快发现,光动嘴皮子学生不爱听,于是她别出心裁,发明了一款名叫“地主游戏(The Landlord’s Game)”的教学课件。这就是大富翁游戏的雏形。
  今天玩大富翁游戏的人都会发现一个规律,随着游戏的进行,空地越来越少,房价越来越贵,地图上的“地产”总会向某个玩家集中,最终将剩余的几个玩家挤兑得破产。其实这就是玛姬教授发明“大富翁”的本意——她意在告诉学生,垄断的力量是多么可怕。
  后来,玛姬教授还在游戏中添加了股票、期货等更多元素,用以向她的学生解释各种经济概念。玛姬的课堂上经常就是一群学生在玩游戏,教授本人在一旁提点,解说经济规律。
  “地主游戏”在学生中如此广受欢迎,以至于从经济系流传到了外系,又从普林斯顿流传到了隔壁的哈佛。在两校学生们的群策群力下,该游戏内容不断丰富,到了20世纪30年代,它已经基本具备了今天“大富翁”游戏的大多数要素。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正在经历大萧条,有大量的人失业。在这批失业大军中,有个名叫查尔斯·达罗的“下岗工人”,有一天在朋友家蹭饭时,无意中接触到了这个游戏,并立刻被它迷上了,当夜就玩了5个小时,直到朋友下逐客令才罢手。
  与学者气质的玛姬教授只想着用这个游戏谴责垄断者不同,身处底层的达罗青睐这个游戏的原因更“接地气”:垄断虽然坏,但谁不想通过垄断一夜暴富,成为百万富翁呢?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大家都勒紧腰带过日子,有什么比意淫一下自己是地产大亨,把别人都挤兑破产更令人激动的呢?
  达罗说干就干,回家之后立刻按自己的想法改良了游戏,并给新游戏起名为“垄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富翁”。达罗变卖家产生产了500套这种游戏棋,在自己所住的贫民区里挨家挨户推销。偏巧,这哥们儿下岗前就是推销员,在其专业推销下,这500套游戏棋迅速被穷邻居们抢购一空。
  有了业绩和基本资金的达罗马上申请专利、联系出版商扩大生产。结果,该游戏一炮而红,每个星期就可以卖掉两万套,达罗陡然而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靠卖游戏成为百万富翁的人。
  “大富翁”给世界游戏业带来了革命,它的成功让美国人第一次认识到原来游戏也如此赚钱,大量资本开始涌入该产业,美国的桌游产业由此勃兴,并发展为后来的电子游戏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