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7年09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八九月份,山东大学最新一批19名汉语志愿者登上了不同航班,飞赴韩国、荷兰、蒙古、法国、英国和俄罗斯,到那里的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去教外国人说中国话。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已有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正如歌词所唱,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广泛传播,学习汉语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本期人文周刊就把目光聚焦在了集汉语教师、文化使者、社会公益人等多个标签于一身的海外汉语志愿者这个群体上。
  他们从祖国的大江南北来到异国他乡,所要面对的难题不仅包括初来乍到文化上的“休克”、语言障碍、短时间内教学技能层面的提升,还要应对跨文化交流中许多不同的声音,这当中有认为汉语教育妨碍学术自由的,也有质疑文化输出的。而这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汉语志愿者们,面对诸多问题,不回避不恼怒。就像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朱军利所说,文化的传播要融入,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曾经有一名赴泰国两年的汉语志愿者回忆他的从教经历,其中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当时让学中文的孩子用陶土捏小玩偶,有捏饺子、甜甜圈、冰激凌、大象、小狗……最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个四季如夏的国度,竟有不少孩子捏出了雪人。“平时我确实经常给他们描述家乡的冬天:下雪时的样子、堆雪人、打雪仗。不经意间,孩子们就将雪的元素深深印在了脑海里。雪,对他们而言,可能就是心中的远方吧。”
  文化的交流从来就不是单向的,而是在碰撞中迸发出新的火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