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易骨质疏松冬天“不经摔”
专家支招有效干预防骨量流失
2017年10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毛振华、王宾)天气转凉,老年人骨质疏松一不留神摔倒,极易造成骨折。为此健康专家提醒,骨质疏松也是可以预防的。通过运动、日照等多种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在青年时增加峰值骨量,推迟进入老年后骨质疏松发生的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夏维波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骨质疏松症其实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夏维波说,人体在大约35岁左右达到骨量最高峰,自此之后,特别是在女性绝经以后及男性50岁以后就会进入骨量丢失期。在达到骨量峰值前应注意加强骨骼营养,通过运动、日照及其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干预,在青年时就达到一个比较高的骨量,从而保持骨骼健康,防止骨质疏松和骨折过早出现。
  夏维波提醒,关注骨质疏松绝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事,各个年龄阶段都应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
  饮食习惯对钙的吸收密切相关,选择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在日常生活中要均衡饮食,促进钙吸收。充足的光照会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建议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时间,提倡中速步行、跑步、骑行等多种户外运动形式。
  专家还建议及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和过度饮酒都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以酒精量计算,成年男性和女性一天的最大饮酒酒精量建议不超过25克和15克,高危人群还应在此基础上减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