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重症的“最后一道防线”
——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发展纪实
2017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孔雨童
通讯员 李静静

  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是省内最早建立的消化科,经过全国知名的消化专家冯宏、朱菊人等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化消化病临床诊疗中心。在患者的心目中,这里是全省消化道疾病的“最后一道防线”。消化道内镜和介入等领域众多技术突破的“第一台”都在这里完成。2016年,世界顶级的梅奥医院访问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他们发现,在消化道领域中的一些技术,这里的开展都要早于梅奥。
  创省内消化内镜领域多个第一次
  山东是一个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大省。已发展成省级重点学科的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在救治全省患者的同时,也承担着技术引领提升的重任。
  内窥镜技术因为使微创得以实现,被称为“人类的第三只眼”。在内窥镜中的两大技术——ESD(黏膜下剥离)技术和隧道技术方面,省立医院都走在了国内前列。
  使用ESD粘膜下剥离术,让以往创伤非常大的早期胃癌手术,使用胃镜就可以完成;不仅患者器官可以保留,功能不受影响,手术清除的程度与大的开刀手术并无二致。
  2012年,省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吉勇带领团队开展了省内第一台隧道技术手术,用于治疗贲门失弛缓。所谓隧道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肌肉上“挖个隧道”,解决贲门痉挛食物无法下落的问题。这一技术还被应用到更多领域,众多黏膜下的肿瘤仅打个洞就可以把肿瘤切除了。“以往可能一周才可以拆线,现在患者三四天就能出院了。”刘吉勇介绍说。
  在省立医院消化科,拥有一项省内唯一,甚至国内也少有医院可以开展的杀手锏——tipps技术。
  2017年,一位中年患者因为肝癌肝硬化造成消化道大出血,压力达到50毫米汞柱,“患者不停吐血,胃镜进入腹腔一看全是血块。”如果不能止血,即刻就有生命危险。在这种危急时刻,省立消化内科团队,应用TIPPS技术,在患者肝脏的门静脉和肝静脉一侧重新“开道”,放入支架,让血液分流,减轻了压力,这样大出血很快止住了。
  消化道疑难重症“最后防线”
  2016年,淄博一名年轻姑娘因为患克罗恩病(一种肠道疾病,被称为良性病中的癌症),120斤的体重降到只有60斤,家人将其送到北京一家大医院,大夫也只能劝家属把患者带回来。当送到省立医院消化内科的时候,患者已经严重贫血,高烧,一天腹泻二三十次,已经生命垂危。“你们就死马当活马医吧。”家属苦苦哀求。
  这个时候,必须拿出个性化甚至需要决断的诊疗方案,才有可能扭转乾坤。这时候,省立消化内科团队决定承担风险,奋力一搏。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奇迹出现了,这名被多家医院判死刑的姑娘康复了,不久之后就重新上班,在第二年还成功怀上了孩子。
  在一项2012年省立医院消化内科疑难病诊治的统计数据中我们看到,这里贲门失弛缓症、腹膜炎等疾病治愈好转率达到100%;消化道出血、腹水原因待查、布加综合征、胆道良恶性肿瘤的治愈好转率都达到98%以上;腹膜肿瘤、胰腺癌等治愈好转率也分别达到58%和80%。
  科室简介:山东省立医院消化科以消化系统疑难病诊治、危重病抢救、消化介入、内镜技术创新为特色,现已发展成集临床、科研为一体的泰山学者岗位和省级重点学科、省卫生厅重点专科。科室拥有床位139张,拥有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医学会分会主委2人,副主委3人,博士生导师4人,主任医师(教授)19名,其中博士学位10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