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患病新生儿的“第一位妈妈”
——专访商河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护士党晓燕
2017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党晓燕在照顾患病新生儿。
  党晓燕在给患病新生儿喂奶。
     党晓燕是商河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的一名普通护士,每天面对的“病人”是刚刚出生的危重症新生儿。工作7年的她,用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守护着成百上千名患病新生儿的健康。作为患病新生儿的“第一位妈妈”,她说:“看到宝宝康复出院的那一刻,感觉我们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值了。”

  文/片 本报记者 李云云
通讯员 王晓明

“半路出家”照顾患病儿
四处“求医问方”攒经验

  今年是党晓燕在新生儿监护室工作的第七个年头。每天,她的主要工作除了对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消毒外,还要给病房近10个患儿一一配奶、喂奶、清洗奶瓶。这样的工作她每两个小时就要重复做一次,每次最快也要30分钟。相较于这些日常的工作,她和同事们还得随时准备对患病新生儿进行护理和抢救,每一次抢救都是和死神的一场赛跑。
  现在的她对日常工作已经轻车熟路,哪个患儿需要喂多少奶,怎样喂奶才不会呛奶,这样的护理流程早已熟记于心。“工作久了就熟悉了,我刚到新生儿监护室时,都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党晓燕说道。来到新生儿监护室,党晓燕属于“半路出家”。2010年,刚刚做妈妈不久的她从急诊科调入新生儿监护室。“看见那些患病的新生儿,我就觉得他们像一个个玻璃娃娃,喂奶、治疗都要小心翼翼。”
  为了照顾好这些特殊的“小病人”,她在进入新生儿监护室之前,将之前所有的护理和急救书籍重新阅读了一遍,还详细做了笔记。当她第一次真正和医生一起抢救患病新生儿的时候,却发现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够。她接触的第一个患病新生儿是胎粪吸入综合征,送来的时候已经不能自主呼吸,孩子的脸憋得发紫,她配合医生给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吸引胎粪,接入呼吸机,做了一系列抢救工作。大约5分钟,患病新生儿开始慢慢恢复生命特征。“现在想想,当时我的手都在打哆嗦,我也意识到,救助不仅需要书籍知识,也需要经验。”党晓燕说。
  第一次救助完成后,她开始四处“取经”,咨询同事,向医生求教,周围人笑着称她是“十万个为什么”。党晓燕的丈夫是一名医生,她自然不会放过身边的“资源”。“只要一有空我就问他医学知识,感觉那段时间自己都快魔怔了,见人就问。”党晓燕笑着说。
每天“盯”着患病新生儿
帮其渡过康复难关

  患病新生儿只有达到生命体征稳定、自己能吃奶、体重超过2.5公斤才能出院,虽然这个过程说起来很短,但实际上孩子从出生到出院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甚至需要一个月。这些日子里,患病新生儿的病情随时都可能出现波动,党晓燕和同事们需要每天都“盯”着患病新生儿们,“盯”着孩子的吃奶情况、生命体征、排便等各项生命活动。“很多孩子都是一出生就送进来,他们自主意识很差,又没有办法表达,我们需要时刻注意他们的生命体征,眼睛就像长在他们身上一样,离开一会儿都不放心。”党晓燕说。
  党晓燕的病房里,每天大约有10名患病新生儿需要治疗和照顾,从上班到下班,她的眼睛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孩子们。对于护理工作来说,优质服务的标准是由1个护士照看4个病患,但现实情况往往是1对5甚至1对6,特别是商河县卫计系统又开展了服务管理年活动,对她们的优质服务要求更高了。
  值夜班的时候,十多个孩子就由两个人负责,如果遇上突发抢救情况,半夜打电话叫来她们是常事。党晓燕说:“下班或是休息时间忽然接到电话让加班是常有的事,没有哪个护士因为这些就向科里提要求,大家好像都形成习惯了,我们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
  党晓燕告诉记者,每一位送来的患病新生儿,康复出院之前都需要经过层层难关。比如她之前照顾的一个28周的早产儿,免疫力低下、体重较轻、各项器官发育不成熟。“孩子不久就出现了呼吸暂停、感染、呛奶等多种情况,每一个问题都可能让他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当他康复出院的时候,我们整个科室的同事都激动得不行,发自内心地为他高兴,这样的孩子活下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马大哈”父母让她挺揪心
常常给妈妈们支招

  作为医护人员,党晓燕见证了太多的人从“起点”走向“终点”,一谈起病房的宝宝们,她无奈中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坚持。“有的宝宝送来的时候甚至都没有了生命迹象,可我们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尽全力抢救,总觉得一定会救回来,他们还那么小,路还那么长,有时候真的救不回来了,会难过很久。”党晓燕感慨道。
  党晓燕说,她最喜欢没事的时候,在病房里围着孩子们一遍遍地走,孩子们偶然间露出的小表情,时常让她惊喜不已。党晓燕说:“孩子们的表情很纯粹,只要把他们照顾好了,他们就会很满足,没有痛苦,他们就会很舒服地动动手脚,这是生命最初的本能,没有讨好,没有遮掩,就是单纯表示他们那一刻的心情。”
  很多孩子来到新生儿监护室的时候,他们的妈妈还没有见过他们,患病新生儿对于妈妈的第一印象就来源于照顾他们的党晓燕和她的同事们。“我们就是孩子们的第一位妈妈,了解他们最开始的各种习惯,所以每位患病新生儿出院的时候,我们都会对他们的父母进行详细的指导。”
  尽管党晓燕会将注意事项详细地告诉各位新手妈妈们,但有些“马大哈”父母也让党晓燕很揪心。之前有一个患儿康复出院没多久,就因为母亲喂奶不科学造成了消化疾病,只能再度入院。“现在的年轻父母没有经验,应该多学学,照顾孩子不能马大哈。”党晓燕说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