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坟
2017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秀梅
  那天回娘家,说到了十月一(农历)回老家上坟,考虑到母亲年纪大了,况且知道她不止是给姥爷、姥娘上坟,还要给老姥爷、老姥娘上坟,两个村子相隔还远,所以劝母亲不要回去了,母亲不做声,我知道这是不同意。
  过了一会儿,母亲说,她小的时候是在姥爷家(我应该叫老姥爷)长大的。那时候我姥爷在外面给人家当长工,姥娘家里地里地忙不过来,就把我娘和我姨送到娘家,说是娘家,其实那时老姥娘已经故去了。母亲说,从没见过那么好脾气的姥爷,她和小姨因为想家,总是借机找事,不是嫌衣服不好穿,就是嫌鞋子不得劲,一天之中大哭小哭不知几回,老姥爷总是好声好气地哄着,从不对她们大声说话。怕母亲和小十姨回家,还没入冬,就偷偷托人把她俩的棉衣捎来,给她俩扎羊毛毽子,用铁勺给她俩炒大黑豆,晚上把炕烧得热乎乎的,给她俩穿鞋扎腿,只为哄着她俩别想家,别哭着回家。
  母亲说,周围的人都说,这样的姥爷,十里八庄的也难找到。说到这里,很少流泪的母亲已然落泪。在那个困苦久远的年代,母亲和小姨因为老姥爷的庇护,没有挨冻受饿,如今已经八十岁的母亲回想起来,仍然情难自抑流下热泪,真的是感激老姥爷,让母亲的回忆里不止是艰辛和苦涩。母亲说,他那么疼我们,趁着现在我还能走得动,能去一次就去一次吧,等爬不动了,想去也去不了了。
  有时费尽周折的跋涉,只为了表达一个没有忘记的心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