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实验室里与毒品做较量
“鉴毒大师”杨崇俊,在岗12年出具4000余份铁证
2018年01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崇俊在实验室里做毒品分析。
     长期从事毒物毒品检验工作的民警,和影视片中那些穿梭于枪林弹雨的缉毒民警不同,他们更多的时间要守在科研一线,用专业技术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准确的法律依据。济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刑科所民警杨崇俊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在岗12年,他共出具鉴定书4000余份,无一差错。
  见习记者 周伟佳 通讯员 万艾东

3分钟锁定毒驾铁证
填补毒驾快检空白

  2017年3月10日,一份嫌疑人的血液样本摆在了杨崇俊面前。济宁市公安局兖州分局民警在路口盘查车辆过程时,发现驾驶员赵某精神恍惚并拒不配合执法,出人意料的是其酒精测试结果却为零。对此,办案民警犯了难,遂向市公安局刑科所求助,要求进行毒品筛查。
  近年来毒驾案件频发,但快速检测分析方法没有国家标准可参考。“传统检验毒驾方法,全部完成需要7天,检测时间长,准确性不高,这为民警办案增加了难度。”深知肩上的重担,杨崇俊接收样品后,采用自己研发的超快速液质法,仅用3分钟就检验出嫌疑人血液样本中所含毒品。为毒驾案定性提供有力证据后,嫌疑人当天就被依法处理了。
  2014年3月,精通法医毒物毒理知识的杨崇俊利用先进仪器成功研发了“超快速液质法在毒驾案件中的应用”项目,毒品检测时间由8个小时缩短到3分钟,可涵盖全部毒品,被报送参评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
  目前,全省多个地市已应用这一检测方法,快速确认215起毒驾案件,检测准确率为100%,节省成本8万余元,填补了全国毒驾检测方面的空白。
  “每一次毒检,背后都是一个涉毒案件。”杨崇俊说,他们在检测时始终坚持“宁慢勿躁”的原则,就算再加急的检测,也绝不简化任何一个检测环节。“我们不会冤枉好人,但也绝不放过坏人。” 在整治酒驾集中行动期间,杨崇俊对交警送检的近2000例血样检验标本进行检验,无一差错。
走在毒物研究最前沿
他会破案也会救人

  杨崇俊不仅应用检验鉴定为侦查破案服务,还常常为各大医院提供技术支持,为抢救中毒病人确定毒物种类,为医院对症抢救治疗指明了方向。
  2017年8月17日,城区一市民称其父徐某吃了市场上卖的海草后上吐下泻,情况危急,正在医院抢救中。家属情绪激动,在市场上与商贩关系紧张,极有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杨崇俊首先对徐某进行常规排毒,并从其血液中检出了亚硝酸盐成分,最终鉴定结果解开了患者中毒的谜底。医生也根据毒物采取措施,徐某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最终脱离了危险。
  现场取样、做实验、整理实验数据……杨崇俊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科研一线,冲在毒物毒品研究的最前沿。他是同事眼中的“工作狂”,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都是常态,就连节假日也泡在实验室里。
  “每确定一个毒品后我都会兴奋不已,这是毒检道路上的一个大进步。”杨崇俊说,毒检就是对毒品或者疑似毒品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但它不仅仅是对毒品本身的鉴定,更是对毒贩们的无声较量。“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每一份鉴定报告,都决定着能否将嫌疑人绳之以法。”杨崇俊说。
  近年来,杨崇俊参与解救中毒群众300余起,共处理案件5000余起,出具鉴定书4000余份,处理检材15000余份,鉴定意见准确率均达到100%,为各类侦查和法庭证据提供了有效证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