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他其谁
俄罗斯大选普京获胜几无悬念
2018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从当地时间18日8时至20时,俄罗斯总统选举进行正式投票。俄中央选举委员会将在3月29日前确认选举结果,并在此后3天内正式公布。共有8名候选人参加此次大选,现任总统普京的支持率遥遥领先。俄罗斯的发展道路打上了深深的普京烙印,“强大的总统,强大的俄罗斯”——普京这句竞选口号,充满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

  美国又说风凉话
乌克兰也搞小动作

  普京近年来所获民意支持率维持在大约70%。民意调查机构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选前民调显示,普京支持率达到69%。这次选举没有设定最低投票率,候选人得票超过半数即可当选。
  如果普京当选,将第四次出任俄罗斯总统,任期6年。普京当天在莫斯科一个投票站投票。俄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普京的话报道:“我确信,我为国家作出了正确规划。”
  投票前一天,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指认美国政府“干涉”俄总统选举。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诺尔特17日在“推特”上称,俄罗斯拒绝5000名“独立”观察员监督选举过程,显示俄方“惧怕透明”。
  俄使馆随后反击说,俄总统选举的透明度获得“确保”,美方在散布“假消息”,是“损害俄罗斯民主的恶劣企图”和“干涉我方内政的新事例”。俄罗斯邀请了86个国家和14个国际组织超过1500名国际观察员监督投票。
  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别察17日在社交媒体网站上说,“鉴于俄罗斯坚持在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进行俄总统选举投票”,乌方禁止俄普通公民在俄驻乌使领馆进行总统选举投票。
提倡务实保守主义
满足民众大国情结

  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沃洛金曾说过,没有普京,就没有现在的俄罗斯。3月1日,普京发表本届总统任期内最后一次国情咨文,后半部分着力介绍俄最新研制的武器。
  俄主流舆论认为,普京给俄罗斯带来了大国尊严与荣耀。俄民调显示,普京本届任期内在克里米亚危机和叙利亚问题上的表现得到民众支持。
  18年前,时任代总统的普京在千禧年来临之际一度忧心忡忡,因为“俄罗斯正处于数百年来最困难时期,面临沦为二流甚至三流国家的危险”。
  2012年,即将重返克里姆林宫的普京信心满满,因为“俄罗斯结束了‘后苏联时期’,面临发展新阶段”。彼时的普京,已带领民众终结了苏联解体造成的动荡无序,确立了俄罗斯自己的发展道路;彼时的俄罗斯,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又因金融危机等冲击暴露各种短板,社会思潮激荡。
  在俄罗斯传统价值观和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之间、在独立自主的大国地位与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之间,俄罗斯何去何从?普京的答案是:“俄罗斯需要扎根本国传统价值观的务实保守主义。”
  普京提倡的保守主义以国家主权、独立和民族独特性为核心要素。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诉求符合俄发展现状,契合了俄民众追求稳定和秩序的心理,满足了民众的大国情结,同时也与以东正教为核心的俄罗斯历史文化一脉相承。
从西方国家座上宾
到被西方妖魔化

  4年前,普京与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的代表签署入俄协议。这是普京的高光时刻。协议签署前,普京发表了一篇堪称战斗檄文的讲话,批评西方在前南斯拉夫、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等地推行的强权政治,宣告了俄罗斯与西方的决裂。
  与西方的恩怨,构成了普京执政生涯最富戏剧性的脚本之一。
  2000年,普京首次就任总统。翌年,美国遭遇“9·11”恐袭,普京与美国小布什政府展开密切合作。小布什曾留下“我看到了普京的灵魂”这样的溢美之词。
  “俄罗斯正在重返世界文明的大家庭。”普京在2002年北约特别峰会上说。然而,5年后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普京严厉抨击美国及其盟友,警告“新的铁幕正降临在欧洲大地”。
  这5年间,西方在欧洲,特别是在俄传统势力范围推动北约东扩、反导计划和“颜色革命”,对俄国内政治指责不断,触碰了俄国家利益底线,也让普京认识到西方对俄偏见之深。
  2012年重返克里姆林宫后,普京集中精力实施欧亚一体化战略,这是他对西方挤压蚕食俄战略空间的回击,也是俄依托欧亚大陆打造的强国战略。但这一战略被西方指责为企图“复辟苏联”。
  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普京的欧亚战略遭遇重挫。随后发生的克里米亚危机以及乌克兰东部冲突彻底打击了俄与西方关系的基础。
  特朗普上台后,受“通俄门”等事件影响,俄与西方的对抗加剧,普京被西方进一步妖魔化。今年1月,特朗普政府在首份《国防战略》报告中,更是将俄列为美国战略竞争的“主要对手”。在新近播出的俄罗斯纪录片《2018国际秩序》中,普京说,俄与西方关系紧张的根源是后者一直试图遏制和削弱俄罗斯,“俄罗斯是强国,谁都不喜欢竞争者。”
对中国有特殊感情
中俄协作不可或缺

  “我对中国有特殊感情,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着伟大的文化。”普京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普京喜欢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功夫。2006年3月,普京在访华期间拜访河南嵩山少林寺。在方丈室前的空地上,普京观看了少林寺武僧的精彩表演。其间,身为柔道高手的他走进表演队伍,把一个8岁小和尚抛向空中,然后让他稳稳地坐在自己的肩上。
  近6年,普京多次访问中国,包括国事访问以及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在两国元首的引领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如泰山,成为大国关系的典范。
  普京在多个场合盛赞俄中关系,特别是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支持。他表示,中俄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协作是“国际事务中的稳定因素”。
  普京十分关注中国的发展。他曾表示,中共十九大报告证明,中国在加速奔向未来;俄将参考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期发展目标,推进两国发展战略对接。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