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度、法度、力度、深度”四维嬗变
七五煤矿被接管实现涅槃重生
2018年03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6年,根据“以罪犯退出井下劳动为重点,积极稳妥退出煤矿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的有关法规定和煤矿移交的有关要求,山东省政府做出了省属监狱煤矿移交接管划转的重大决策。同年7月1日,山东省七五生建煤矿交由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接管,开始了由监狱矿向国有煤矿的转型之旅。
  矿井百废待兴
“三高一朴素”打造井下工厂、井上花园

  七五煤矿作为枣矿集团接管的四对监狱矿井之一,其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100万吨/年。现有资源储量约2.6亿吨,是储量最多、地面硬件设施最优、发展前景最好的矿井。
  但接管之初,种种问题摆在七五煤矿面前:各种矛盾集中释放,投入严重不足,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开拓滞后、巷道失修。1295名职工来自于监狱矿、通盛公司、田陈矿三个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少,熟练工少,技术力量薄弱,规范意识、标准意识不统一,监狱矿与枣矿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有很大差异。
  面对困难和压力,七五煤矿领导班子坚持稳中求进,发扬“博采众长、团结实干、凝心聚力、争创一流”的奉献精神,以最短的时间把枣矿集团的管理文化、管理理念植入七五煤矿,打造“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股劲”的职工队伍,按照枣矿集团“三高一朴素”(高境界谋划,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落实,朴素的质量标准化)的质量标准化创建要求,努力“把井下打造成工厂,把井上建成花园”,实现安全体系扩值增量。
  “不仅要重视接管各项基础建设工作,更要在提升中检验实际成效。”矿井负责人李昭水多次在各类会议和各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不断传递这一信号,从广度、法度、力度、深度四个维度做出重要指示。
广度:
系统谋划 整体推进

  接管工作组和随后成立的七五煤矿党政班子审时度势,立志唤醒现代化矿井的本色,全面实施了接管重大举措。
  在制定路线图方面,坚持系统谋划、深入实际,“定好规则再出牌”,提出了接管矿井站排头、着眼西部争一流的目标,以“接过来”“严起来”“管起来”的发展定力,换挡提速,实现“好起来”“强起来”的最快转变。
  在运行机制上,不搞零敲碎打,碎片化修补,而是系统完善、整体推进,设计了一揽子接管措施,自我加压、统筹协调,确保了高效落实,实现弯道超越的动力逐步增强。坚持跑好科学发展的“最先一公里”,制定实施了“113567”年度工作目标措施。
  持续抓好系统优化、装备升级。六大系统升级改造一次性全部验收成功,而这,仅仅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按下了“七五速度”快捷键;装备了国内最先进的综机配套设备,大大提高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进程;主井提升时间由157秒缩短到135秒,提升能力由设计90万吨提高到130万吨,起到了行稳致远“压舱石”的作用。
  运输“五项治理”,随后扩展到“5+2”“5+N”,使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共修复巷道5000多米,更换轨道7000余米,整改各类管路10000余米,整改、完善、升级安全设施200多套,质量标准化建设面貌焕然一新,在上级历次检查中均获得良好评价。
  强化产供销深度协同,形成“一主一辅一备”的生产格局,日产量、煤炭单日销量等指标频繁刷新纪录,缓解了采掘失调困难,实现了正规循环开采;从生产流到煤流,协同更加紧密,选煤厂经过技术升级改造,由年产60万吨的入洗水平提高到90万吨,形成了“汽运+水运”的双通道运销模式,部分消除了销售瓶颈,具备了“全入洗”的条件和增值增效潜力,在量、质、价等三个层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法度:
制度下推进规范
规范中完善制度

  “法者,治之端也”。一年多来,七五煤矿领导班子坚持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发挥制度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共建立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等700余项,工程创建标准40余项,考核结算价格100多种,建立了“八大预算子系统”,完善了内部市场化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制度建设的正确轨道上前行。
  创新建立了“6+1”本质安全管控体系、“安全监察+”管理模式,形成了“1+4”安全双重防控管理标准化建设体系;注重改变职工心智模式和工作习惯养成,形成了制度、管理、责任、防治的“四位一体”格局,“三学一争做”“二十字”安全工作法、岗位描述和岗位工序“双达标”“两先一确认”、挂点包保等等相继推行,打通了安全管理的“任督二脉”。
  另外,七五煤矿接管后全面梳理和界定了各专业、各部门的权责划分,先后修订完善了《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责任制》156个工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3个、安全生产管理规定38个,排定了“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健全了行政、技术、业务保安“三条责任链条”,实施了问题追溯问责和专业科室责任连挂,构建了科学规范的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形成全覆盖、清单式、一体化的目标责任落实考核体系,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层级化、程序化跃升。
力度:
抓落实 啃硬骨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七五人积极应对“环保风暴”,加强煤场改造、储装洗运系统升级、大气污染在线监控等系统改造,促进绿色发展;推广使用井下无轨化运输、以机掘代替炮掘、皮带机集控操作、井下泵站自动化,等等举措,无不见证了新七五全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自信
  采矿许可证办理下放到省国土资源厅,争取依法合规减重,清产核资审减债务。解放村下压煤、资产移交、塌陷地治理、房屋斑裂、青苗补偿等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在全部人员仅1290人,人员结构严重失调,直接工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大力推进劳动组织管理,确保了一线精干、二线精炼、三线精简,克服了前进道路上诸多关系不理顺不适应、管理不顺畅等困难,企业管理渐入佳境。尤其是大力推行产销深度协同,让枣矿集团在区域市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有效稳定市场价格,改善市场“小环境”,这是七五矿对社会、对企业最大的贡献。
深度:
扭住关键 抓实党建

  七五煤矿于今年4月21日作为集团公司独立矿井管理,矿党政工组织同步成立。成立伊始,党委一班人就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工作是最大政绩”理念,认真落实集团公司第一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336”党建工程为引领,以“党建工作加强年”为主线,一手抓集团公司党委工作任务的完成,一手抓打基础、建标准、重规范、利长远的工作,跑好了企业党建的最先一公里。
  在党建工作中,七五煤矿抓实抓牢七个基本,即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要求、基本阵地、基本体系建设,形成党建工作的“四梁八柱”。并且实施了“党建+标准化”工程,优化设计主题实践载体、阵地保障载体、党群共建载体、创新创效载体、典型示范载体,强化了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发展功能的发挥。同时,还取得了迅速统一思想,实现良好开局,保障指标任务的完成这三个方面的成效。
  2017年,七五煤矿全员人均创收27.06万元、人均创效3.334万元,实现了首年接管,首年见效。如今的七五矿,枣矿文化和管理模式已然落地生根,并沿着“实优强富”新枣矿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