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互联网平台乱象”系列谈
别用“技术中立”掩盖价值观缺陷
2018年04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喧嚣一时的“快播案”掀起过“技术是否中立”的讨论,两年后,面对部门监管以及舆论监督,今日头条的回应又带来“算法有无价值观”的新议题。当“互联网+”在各领域大显身手,互联网平台成长为行业巨头,技术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越发值得讨论。
  其实,技术或算法根本不可能中立,关键词的设定、标签的赋分,甚至一行代码的修改,都是由人操作的,无处不体现价值观。与其纠结于技术中立的谬论,不如追问更有价值的问题——互联网平台应建立怎样的价值观,价值观又如何贯穿于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呢?
  很显然,从有了“创意”到开始创业,直到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创业者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价值观。如果没有价值观或价值观不重要,为什么互联网平台都要费尽心机地设计一个口号呢?对于平台来说,口号是广告宣传语,更是价值观的宣言书,往往明示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用户需求的重视。无数实践证明,就算技术真的“中立”,平台建设者也会主动地把美好的价值观灌注进去。
  也正是从实践来看,互联网平台的价值取向,取决于它直接关联的领域。外卖平台提供健康又方便的食品,打车平台提供安全又快捷的出行,购物平台推荐合格又划算的商品……归纳起来,平台的正面价值取向,一要符合安全、合格等相关领域既有标准,二要体现便捷、划算等“增值”。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平台的价值追求只能更高,决不应低于关联行业的既有标准。
  从“互联网+”到“价值追求+”,也符合监管的必然趋势。比如,网约车领域和外卖领域,目前已经补上了法律空白,规范性文件都要求平台不仅起到“撮合”作用,更要对产品服务加以审核;起步早的电商平台则更为典型,已经成为打击假货的重要力量。依此类推,信息分发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关联信息内容的生产和发布,应认识到自己的媒体属性,应在内容审核和舆论导向方面向传统媒体看齐,并力争依靠算法等技术优势实现超越。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今日头条之前两三年的快速扩张都没出什么大问题,却在放开用户生产内容之后不久就招致监管重拳。前一阶段今日头条主要依靠信息抓取,推送的多是传统媒体审核过的内容产品,充其量带来版权纠纷;而后一阶段,用户原创内容被大量引入,却没有与之匹配的人工审核队伍,低成本的算法审核又远远无法取代人工审核,平台就出现了大量与正确价值导向相悖的内容。
  有鉴于此,人们当然希望今日头条等平台优化算法,发挥技术优势,突破传统内容生产模式中人工审核的效率瓶颈。但在技术有实质性突破之前,内容分发量还是要与实际的审核能力相匹配。就像春节期间大火的章丘铁锅,现有技术下产量极为有限,订单再多也只能推掉。如果技术没进步产量却大幅提升,肯定少不了粗制滥造的不合格产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