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机票“退改签”乱象别指望约谈
2018年05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何勇

  近日,一则“机票退改费价格离谱,15家企业被约谈竟无人到场”的新闻在网上迅速传播,被约谈企业无人到场的消息让人惊讶。江苏省消保委有关人士表示,他们还没有启动约谈程序,预计正式约谈要到5月中旬。(5月2日《现代快报网》)
  飞机票“退改签”乱象由来已久,特价机票不能“退改签”,甚至机票临时“退改签”的手续费比机票票面价格还要高,实在太过荒唐。这些乱象不仅有失公平原则,而且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早就饱受诟病,也已经成为近年来消费者的投诉热点问题。可以说,飞机票“退改签”乱象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约谈企业无人到场”的消息虽然不实,但其引发的一浪高过一浪的批评声,则集中反映了公众对飞机票“退改签”乱象及其背后店大欺客的航空公司、飞机票销售代理平台的极度不满,以及给航空公司、飞机票销售代理平台施加更大的舆论压力。
  不管即将到来的约谈形式上如何,被消保委约谈的企业有没有派人到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治理飞机票“退改签”乱象,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全靠消保委约谈航空公司、机票销售代理平台,也不要指望消保委能发挥出强大的作用。归根结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执法,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因为从法律角度说,消保委或消协属于社团组织,不是政府职能部门,不具有行政执法权。换言之,消费者投诉到了消保委、消协,他们所能做的只是不具有强制力的调解,并不能对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而且,所谓的约谈企业,说白了其实只是与被约谈企业进行沟通,与发改委、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约谈企业的性质完全不同。从这个角度说,就算真的发生了被约谈企业无人到场的事情,或者不采纳约谈时提出的意见、建议,消保委并不能拿这些被约谈企业怎么样。
  可见,要有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治理乃至彻底终结飞机票“退改签”乱象,最根本的还是执法要给力。首先,市场监管部门要发挥职能部门应有的监管作用,对于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航空公司、飞机票销售代理平台,要依法严惩,不能手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才能让航空公司、飞机票销售代理平台感受到疼痛。
  其次,对于飞机票“退改签”乱象的集中问题,应当完善法律法规,明确飞机票“退改签”的收费标准等。
  再者,消保委、消协对消费者投诉集中的消费侵权问题,不要只想着约谈、座谈,而应是对侵权企业提起公益诉讼,或者将线索移交给市场监管部门,交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罚,这是消保委、消协依法享有的权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