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基础设施
2018年05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伍国
  最近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从国内来美国旅游的同胞抱怨美国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市容陈旧甚至脏乱。的确,现在国内各大中城市的市容、绿化都有了很大改观,远远超过不少美国城市。但是,游客所见的毕竟通常只限于一些旅游景点,而不少旅游景点也恰恰位于这些城市较为脏乱嘈杂和显得落后的市中心地带,可能也导致第一印象就观感不佳。
  不过,在美国生活多年以后,我觉得可以从另一些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美国的城市兴建高潮集中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现在以老土落后著称的纽约地铁,第一条线路在1907年就已经开通,也就是说,现在人们乘坐的已经是一个超过一百年的地下铁路网,积累了大量问题,即使要改革,很多多年累积的问题也积重难返。这个地铁系统仍然有效地支撑纽约市民和世界各地游客出行的需要,也算勉为其难了。纽约地铁分成普通运行、每站必停的和只停大站的快车两种,对疏导乘客、满足不同的出行需要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设计。
  我所在的小城市中心一带的建筑也大多是在1910年左右完成,现在还在使用。虽然以前的邮局已经被新的邮局取代,但本地人还是知道,有栋老的红砖建筑是“老邮局”。这里必须提到,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中对“市中心”的理解有很大差别。在中国,市中心象征着方便、整洁、繁华,“城郊接合部”就有点混乱和落后的感觉。而在美国,市中心这个词是极少使用的,在地理意义上和中国的市中心对应的是“downtown”——中文一般译为“下城”,即大体上位于一座城市中心的地带。但是,“下城”在美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却不像“市中心”之于中国人那样高端,而是一个混乱、肮脏、不安全的地方。原因在于美国的汽车文化逐渐让有车一族搬到安静也相对安全的郊区生活,即“市郊化”,而把公共交通方便的“下城”留给了低收入甚至高犯罪率的群体。在我生活过的亚特兰大,曾经一度有地铁延伸计划,却遭到住在地铁线以外的郊区中上阶层群体的集体抵制——他们不欢迎没有车的穷人坐着地铁出现在他们的社区,他们自己也并不需要地铁作为交通工具。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二十世纪后期还出现了一种以高科技企业为依托的新型社区。这种社区位于大城市郊外,远离“下城”,没有公共交通线路,但是集中了新建的高档写字楼和购物中心、休闲设施。这种地方没有旅游观光价值,但是,如果游客有机会去看看,绝对不会再认为美国的基础设施落后。至于公共交通,从文化角度来说,和美国人以私人汽车作为实现个体独立性和高机动性的重要工具的心理有关。公共交通在美国很大程度上是留给低收入人群、行动不便的老人、没有驾照的学生使用的。当然,在纽约这样的超大城市,很多人因为停车不便,也会选择坐地铁和公交车出行,但美国的基本文化心理总体上是把自驾汽车当成独立的象征的。
  对美国基础设施落后的印象也可能是因为游客没有机会深入到美国人生活的其他层面。假如去参观一次一个大中城市的儿童医院,就绝不会有“落后”的感觉。美国的儿童医院像一座漂亮的大酒店,首先实行严格的安保措施,按预约来看门诊的儿童和父母需要在前台挂号,通过电脑由工作人员打出名字贴纸,才能在保安的注视下进入电梯,上到相应楼层。在候诊的地方,一般都有供儿童娱乐的设施:图书,触屏式电脑游戏,甚至大型的可以通过按钮来操纵的火车模型。儿童在这里就像在室内游乐场一样,无形中也减轻了因为生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我太太生孩子的时候,那座医院里可以允许住两晚酒店式单人房,我也陪住,大概相当于国内的亲子房。这家医院的承诺是,任何人进了这里都不会饿着离开,在楼层的休息间里,水果、食品、饮料,全部可以无限免费享用。当然,生孩子的费用也是一分钱没有收的,因为在美国的政策中,这一项是百分之百由医疗保险承担。
  从就医来说,虽然也有很多让人诟病的地方,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并没有感到有太大问题。美国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和病人之间有长期稳定的医患关系,因为他们的全科性质,主要负责体检、一般小病和健康咨询,应该说相当于我们理解的“保健医生”。和家庭医生见面,在预约的时间内,检查和对话是完全私密也比较放松的。事实上,美国医生的训练中,本身非常强调和应诊者的沟通以及重视让病人心情愉快。如果有全科家庭医生不能解决的问题,会由家庭医生转诊到具体的专科医生。我个人认为这种转诊制度有助于专科医生集中精力,不被普通小问题牵扯精力。我过去的一位导师患了前列腺癌,我专门乘飞机去看望他。听他介绍说,在这座城市的癌症治疗中心里,所有相关的检查、治疗和护理可以一站式解决,不同的科室之间也比较容易沟通,这里甚至还有执业针灸师提供辅助治疗。
  还有一个很好的基础设施就是公共图书馆。每一个城市都在不同区域分布有公立图书馆,出借图书、有声读物、音像制品,办证不需要工本费和押金,本地区不同图书馆之间可以馆际借书。图书馆的儿童图书部会举行活动,比如木偶戏表演等。其他有关儿童的本地社区信息,比如托儿所招生的招贴或者兴趣班的小册子,也会送到图书馆的儿童图书部供读者取阅。当然,一些较小的图书馆偶尔也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有时是直接向读者募捐。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公共设施即便外观陈旧,也都有供轮椅进出的无障碍通道。我所工作的那幢教学楼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电路老化得无法支撑全部房间使用空调——因此只有行政秘书工作的系办公室有空调——但近年来唯一改建的部分就是增加无障碍通道和为联通这条通道与整栋楼而另开了一扇门。美国的办公场所和学校的门也都是可以让坐轮椅的残障人士通过手来按键开门的。
  (本文作者为美国阿勒格尼自由文理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